-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物质的分类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采用最新的纳米技术,成功地开发出了“CO2制取全降解塑料”(即可被微生物分解的塑料)的新技术。则下列有关此项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纳米技术应用的重大突破 |
B.将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 |
C.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 |
D.该塑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等优良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火箭、航天飞机、船舶和化工等。已知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中子数为26,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48 | B.26 | C.22 | D.4 |
下表是常见的几种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离子的情况,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溶液 | 酸 | 盐 | 碱 | ||||
HCl | H2SO4 | NaCl | NaHSO4 | NH4Cl | NaOH | NH3•H2O | |
解离出来的离子 | H+、Cl- | H+、SO42- | Na+、Cl- | Na+ 、H+、SO42- | NH4+、Cl- | Na+、OH- | NH4+、OH- |
A.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H+的物质一定是酸 |
B.在水溶液中解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物质一定是盐 |
C.碱溶液中一定存在金属阳离子和OH- |
D.盐溶液中一定存在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 |
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中都存在碘分子,馒头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蓝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提示:淀粉遇碘变蓝色是碘的化学性质)( )
A.分子始终在做无规则运动 |
B.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
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
C.证明了原子核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
D.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 |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杀菌、灭藻、去浊、脱色、除臭为一体的新型高效水处理剂。高铁酸钾(K2FeO4)属于( )
A.氧化物 | B.酸 | C.碱 | D.盐 |
8月26日凌晨2时许,陕西省延安市境内的包茂高速公路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双层卧辅客车和装有甲醇的罐车追尾,并致两车起火,事故确认共有36人死亡。关于甲醇(CH3O)。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甲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 |
B.甲醇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
C.甲醇是由一个碳原子、3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的 |
D.甲醇分子是保持甲醇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