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物质的分类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王同学设计了一个趣味实验,装置如图,经检测气密性良好。若要使B中的尖嘴导管有连续的“喷泉”产生,则A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下列的( )


A.食盐和水 |
B.硝酸铵和水 |
C.锌粒和稀盐酸 |
D.铜和稀硫酸 |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有可能通过操纵单个原子来制造分子,若用这种方法制造葡萄糖(C6H12O6),则不需要的原子是()
A.碳原子 | B.氮原子 | C.氧原子 | D.氢原子 |
碘-131是一种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碘-127是一种质子数是53,中子数是74的碘原子。碘-131和碘-127属于()
A.同种元素 | B.同种物质 |
C.同种分子 | D.同种原子 |
从H、C、O、N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
(1)用于人工降雨与制作舞台云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于食品防腐的一种气体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要分布在大气平流层,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
(4)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___________________。
(1)用于人工降雨与制作舞台云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于食品防腐的一种气体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要分布在大气平流层,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
(4)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在有生命时,同位素碳—14在生物体内的质量分数与外界环境中的碳—14的质量分数是相等的。生物一旦死亡,碳--14的含量不会从环境中吸收。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体内碳—14的含量会不断减少。科学实验证明,经过5730年,其碳—14的含量恰好减少一半。某动物化石碳--14的含量是新鲜植物的1/16,则此生物生存的年代距今已有()年了。
A.5730年 | B.11460年 | C.17190年 | D.22920年 |
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 |
B.气体可以压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可压缩 |
C.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
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氦气的化学式是 ;(2)氯化钡的化学式是 ;
(3)氢氧化铜的化学式是 ;(4)2个镁离子 ;
(5) FeSO4中铁的化合价是 ;(6)“3O2”表示的意义是 。
(1)氦气的化学式是 ;(2)氯化钡的化学式是 ;
(3)氢氧化铜的化学式是 ;(4)2个镁离子 ;
(5) FeSO4中铁的化合价是 ;(6)“3O2”表示的意义是 。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遇热易被破坏,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它的化学式是C6H8O6。计算:
(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维生素C中的C、H、O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维生素C中的C、H、O原子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维生素C中的C、H、O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维生素C中的C、H、O原子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