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容积为250毫升的细颈玻璃仪器A中加水至虚线处,然后再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A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3次。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

(1)A中的现象为_____,说明_____;
(2)仪器A颈部足够细的目的是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将一根细线松松地系在一个铁丝框架的相对的两边上。把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来,框架上便会出现一层肥皂膜,如图甲所示。用烧热的针刺破线一侧的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如图甲、乙所示。下列实验原理,与上述实验一致的是(    ) 
A.
用力推活塞,注射器中的气体被压缩了
B.
两个铅柱用力挤压后粘合在一起
C.
喷洒香水后,香水味弥漫了整个房间
D.
红墨水滴入热水中,整杯水过一会儿全部变成红色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俗称“热冰”),其微观变化如图所示。则水结成“热冰”后(  )
A.水分子变成其它分子
B.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停止
C.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变为有序
D.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变化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对下列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教室里的日光灯同时亮、同时灭,是因为各个灯之间是串联的
B.遥控器能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是因为遥控器能发出紫外线
C.厨房里的抽油烟机能把油烟吸走,是利用了浮力
D.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用分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
A.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B.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1滴水中约含1×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学习了《物质的构成》后,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将当染成红色的水和酒精先后倒入量筒之中,并密封。静默一段时间后,记录整个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的体积和所需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酒精和水温

度/℃

酒精
水(红色)
混合液呈均匀红

色时的总体积/ml

混合液呈均匀红

色时所需的时间

体积/ml
质量/g
体积/ml
质量/g
A 组
10
62.5
50
50
50
110
较长
B 组
40
62.5
50
50
50
110
较短
 
(1)水和酒精都是由极微小的微粒构成,构成水的微粒是_______;
(2)请对该实验中出现的混合液体积变小及两组实验时间上有差异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进行合理的解释:①_______;②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俗称“热冰”,结构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转变为有序
B.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
C.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D.利用该性质,人们可能在常温常压下建成溜冰场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医务人员工作时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和使用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科学知识,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生用听诊器接听患者心跳和呼吸声音,能增加振动的振幅,听的更清楚
B.医生给儿童肌肉注射疫苗时,是利用大气压强将药液压人儿童肌肉内的
C.喷洒消毒液后,过一会儿病房里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这是气体的扩散现象
D.医生用B超给病人体检时,是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获取图像的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块铅就会“粘合”在一起,甚至下面可以挂一个重物(如图)。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质量很小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存在引力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氢气可被用作清洁能源,但它的制取、存储和运输都很困难。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用糖类制取氢气的新技术,有望解决这几大问题。以这项技术为基础,未来的氢动力汽车将携带易于存储的糖类,如淀粉,其化学式是(C6H10O5)。科学家使用由多种特殊的酶组成的混合物,将淀粉和水转变成CO­2和H2的混合气体,将CO2除去后,H2进入燃料电池产生电力,驱动汽车前进。燃料箱容量为55升的汽车可携带约27千克淀粉和21千克的水,完全转变,可以产生4千克氢气,其余为CO2。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该项技术,汽车运动时的机械能最终由下列哪种能量转化而来
A.化学能
B.太阳能
C.电能
D.热能
 
(2)混合物中的酶具有高效性、多样性和 性;
(3)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淀粉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6H10O5)n + H2O   H2↑+ CO2
(4)若一辆氢动力汽车正常行驶时,功率是70KW,氢气的热值是1.4×108J/Kg,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是50%,在阻力不变和不考虑其它能量损耗时,要使该车能正常行驶,汽车每小时至少消耗氢气 Kg;
(5)这种技术的实用化,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在汽车中怎样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就是问题之一。有人提出了下列:
①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
②将混合气体通过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在常温下对混合气体加压,使之液化分离(在20℃时,将CO2加压到5.73×106Pa,
即会液化;氢气在-239.96℃以上温度时,加高压也不会液化)。从实用的角度考虑,理论上你认为哪种方案更适合在氢动力汽车上应用 (填序号)。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