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物质的分类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是市场上销售的某品牌牙膏包装盒上的部分说明,其主要活性成分单氟磷酸钠(化学式为Na2PO3F),是牙膏的常用添加剂之一,试验表明牙膏中单氟磷酸钠的质量分数达到0.76%~0.80%时,防龋齿的效果最好。(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后两位)

(1)求单氟磷酸钠中F元素的质量分数;
(2)都是通过计算判断,该牙膏是否有较好的防龋齿效果。

(1)求单氟磷酸钠中F元素的质量分数;
(2)都是通过计算判断,该牙膏是否有较好的防龋齿效果。
概念之间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等3种关系。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一组概念是( )


选项 | X | Y | Z |
A | 氧化物 | 纯净物 | 物质 |
B | 硫酸盐 | 铵盐 | 盐 |
C | 有机物 | 单质 | 纯净物 |
D | 碱 | 酸 | 化合物 |
A.A | B.B | C.C | D.D |
现代科学又发现了H3,C60,C90,C240,N5,N60等单质,据此可作出的推测是( )
①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
②单质可能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
③单质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④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之间可能存在更多的相互转换
①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
②单质可能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
③单质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④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之间可能存在更多的相互转换
A.只有①② |
B.只有②③ |
C.只有③④ |
D.①②③④ |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的“联合制碱法”工艺简洁、效率高。其主要反应如下:
①NH3+H2O+CO2 =NH4HCO3
②NaCl(饱和)+NH4HCO3 =NH4Cl+NaHCO3↓
③2NaHCO3
Na2CO3+H2O+CO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NH3+H2O+CO2 =NH4HCO3
②NaCl(饱和)+NH4HCO3 =NH4Cl+NaHCO3↓
③2NaHCO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反应是化合反应,②反应是置换反应 |
B.③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
C.③反应后的H2O和CO2可以被循环使用 |
D.反应结束后,只得到一种产物Na2CO3 |
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列为食品污染源之一,每人每日的摄入量控制在 0.004g 以下。若在 1kg 米面食品中加入明矾 2g(明矾的化学式为 KAl(SO4)2·1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铝指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铝元素 B 铝单质 C 铝合金
(2)明矾中 K∶S∶H 的质量比= ________;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如果某人一天吃了 100g 上述面食品,通过计算说明其摄入的铝的量是否超过安全摄入量?______(通过计算说明)
(1)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铝指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铝元素 B 铝单质 C 铝合金
(2)明矾中 K∶S∶H 的质量比= ________;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如果某人一天吃了 100g 上述面食品,通过计算说明其摄入的铝的量是否超过安全摄入量?______(通过计算说明)
“水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两大重要循环,结合你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从微观的角度看,水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从宏观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组成的。
(3)从分子、原子及元素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________的运动引起的,自然界“碳循环”中的“碳”是指________。
(1)从微观的角度看,水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从宏观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组成的。
(3)从分子、原子及元素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________的运动引起的,自然界“碳循环”中的“碳”是指________。
2018年5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下表是这四种元素的部分信息,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 B.镆的元素符号是mo |
C.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7 | D.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 |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B.该化学反应可以表示为:2AC+B2=C2+2AB |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八种 |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个数比是1:1 |
八年级(10)班的小朱人称“小马虎”,下面是从他的笔记中摘录的部分化学用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碳酸钾:KCO3 | B.氯化钙:CaCl |
C.镁离子:Mg+2 | D.2个二氧化碳分子:2CO2 |
(绍兴-2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汤姆生、卢瑟福和波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

(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选填序号)。
(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选填序号)。

(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选填序号)。
(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选填序号)。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
C.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