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 材料制造与环境保护
- 新型材料
- 材料与人类社会发展
- 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
- 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 金属资源的保护
- 铁锈的主要成分
-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 + 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
-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 金属的化学性质
- 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
-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 金属的冶炼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某工厂废液中含有CuSO4(其他成分不含铜元素),现按以下流程回收金属铜.

(1)回收过程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可除去过量铁屑,该反应的化学方程是为Fe+H2SO4═FeSO4+H2↑,这个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洗涤后的滤渣不能用加热的方法干燥,其原因是________.
(3)现有一批废液,其中含4吨CuSO4,理论上可从该废液中回收得到多少吨金属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回收过程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可除去过量铁屑,该反应的化学方程是为Fe+H2SO4═FeSO4+H2↑,这个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洗涤后的滤渣不能用加热的方法干燥,其原因是________.
(3)现有一批废液,其中含4吨CuSO4,理论上可从该废液中回收得到多少吨金属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利用如图给定的仪器组装成一套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实验装置(每种仪器只允许使用一次),用排水法测量化学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回答问题:

(1)假设气流方向由左向右,则各导管连接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填字母);书写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①待仪器A中的物质恢复至室温时,测量量筒B中水的体积。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后,立即将其投入试管A中。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旋开仪器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当镁条完全溶解时再关闭活塞。上述几步操作中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
(3)分析下列其中一实验步骤出现的状况(其他操作均正确),将会使所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偏低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4)假设在0℃、l01kPa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将质量为M克的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收集并测量产生氢气体积为V毫升,计算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填表达式).

(1)假设气流方向由左向右,则各导管连接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填字母);书写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①待仪器A中的物质恢复至室温时,测量量筒B中水的体积。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后,立即将其投入试管A中。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旋开仪器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当镁条完全溶解时再关闭活塞。上述几步操作中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
(3)分析下列其中一实验步骤出现的状况(其他操作均正确),将会使所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偏低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装置的气密性不够好 |
B.装置A的试管中剩余部分产生的氢气 |
C.若试管A尚未冷却至室温就测量量筒B中水的体积 |
D.若未擦净镁条表面氧化膜就进行实验 |
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 | 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
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 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 |
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Na2O2)作为供氧剂。为了探究其反应原理,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在常温下与水、二氧化碳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氧气。
[设计实验]小南同学想通过下图所示装置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并验证反应产物。
(1)C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
(2)通过上述实验,明明同学认为Na2O2与CO2反应除了生成Na2CO3和O2,还有可能生成NaHCO3。你认为他的结论正确吗?理由是___。
写出 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请说说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的是优点____。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在常温下与水、二氧化碳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氧气。
[设计实验]小南同学想通过下图所示装置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并验证反应产物。

(1)C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
(2)通过上述实验,明明同学认为Na2O2与CO2反应除了生成Na2CO3和O2,还有可能生成NaHCO3。你认为他的结论正确吗?理由是___。
写出 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请说说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的是优点____。
A、B、C、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写出物质E和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写出物质E和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铁矿石中的铁元素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衡量铁矿石的质量指标有很多,其中铁矿石中铁元素的含量和冶炼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是两个重要的指标。下表列举了三种铁矿石及其主要成分。
假如三种铁矿石中主要成分的质量分数相同,你将优先选择表中的哪种铁矿石作为炼铁的原料?请阐述理由。
_______
名称 | 赤铁矿 | 菱铁矿 | 磁硫铁矿 |
主要成分 | Fe2O3 | FeCO3 | Fe7S8 |
假如三种铁矿石中主要成分的质量分数相同,你将优先选择表中的哪种铁矿石作为炼铁的原料?请阐述理由。
_______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第 2、3 周期的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下列各组元素中,组内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
①Na、Cl ②O、S ③F、Cl ④Cl、Ar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是_____。

(1)下列各组元素中,组内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
①Na、Cl ②O、S ③F、Cl ④Cl、Ar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是_____。
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表面安装了近2万块钛(Ti)金属板。已知Ti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i02中含有氧分子 | B.Ti4+核外有26个电子 |
C.Ti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 | D.CaTiO3属于金属氧化物 |
室温下,Mg、Fe、Zn三种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其发生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反应速率:Mg>Fe>Zn |
B.反应后溶液质量:Mg<Fe<Zn |
C.消耗的金属质量:Mg<Zn<Fe |
D.反应生成氢气质量:Mg>Fe>Z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