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人体保健
- 健康与环境
- 人类与生态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2015年10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共同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4O5)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则表示青蒿素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是___。

(2)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青蒿素对疟原虫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来看,用青蒿素药剂对疟疾患者进行治疗是属于________。
(1)如图是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4O5)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则表示青蒿素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是___。

(2)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青蒿素对疟原虫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来看,用青蒿素药剂对疟疾患者进行治疗是属于________。
日常生活中,似乎总有一些“条条框框”约束着同学们的行为,如不要随地吐痰,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不吸烟、不吸毒等等.如果没有这些“条条框框”的约束,有些行为就可能会危害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随地吐痰可能会传播肺癌,胃癌等疾病 |
B.吃饭时大声说笑可能会使食物误入气管 |
C.吸烟会使烟草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诱发多种疾病 |
D.吸毒会使毒品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降低免疫功能 |
我国每年逾5万遭遇意外死亡的0~14岁儿童中,近6成是因为溺水而身亡的。当儿童溺水时,若无任何求生本领,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6分钟后身体即遭受不可逆转的伤害。针对现状,我国已连续9年开展了儿童安全教育活动。请回答:
(1)由于急救技术专业性较强,当发生意外时首先应该拨打________,然后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实施现场急救。
(2)当溺水的儿童被救后,一旦发生心搏骤停,必须立即进行________和________。在现场心肺复苏过程中先要使________保持畅通。判断有无血液循环的最好方法是触摸________。
(3)人工呼吸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
(4)若溺水者既无呼吸,也无脉搏,则需在人工呼吸的基础上进行胸外按压。当单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按压与人工呼吸应分别为________次和________次。
(1)由于急救技术专业性较强,当发生意外时首先应该拨打________,然后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实施现场急救。
(2)当溺水的儿童被救后,一旦发生心搏骤停,必须立即进行________和________。在现场心肺复苏过程中先要使________保持畅通。判断有无血液循环的最好方法是触摸________。
(3)人工呼吸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
(4)若溺水者既无呼吸,也无脉搏,则需在人工呼吸的基础上进行胸外按压。当单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按压与人工呼吸应分别为________次和________次。
小柯看到香烟盒上印有“吸烟有害健康”,于是他利用实验探究“烟草浸出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材料:黄豆、烟草及其他材料
探究步骤:
Ⅰ.用烟草、蒸馏水制得烟草浸出液(原浸液),浓度视为100%,再通过稀释原浸液得到浓度为70%、40%的浸出液。
Ⅱ.取4个同规格的培养皿,编号为1,2,3,4,并在里面铺上等量的干棉花。
Ⅲ.在每个培养皿中放20粒同样饱满的黄豆,盖上盖子。
Ⅳ.每天定时向各培养皿中喷洒等量、对应浓度的浸出液,并记录数据。其中第5天的数据如下表:
(1)本实验中编号为________ 的培养皿作为对照组。
(2)步骤Ⅱ中的棉花不预先湿润的原因是________ 。
(3)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
探究步骤:
Ⅰ.用烟草、蒸馏水制得烟草浸出液(原浸液),浓度视为100%,再通过稀释原浸液得到浓度为70%、40%的浸出液。
Ⅱ.取4个同规格的培养皿,编号为1,2,3,4,并在里面铺上等量的干棉花。
Ⅲ.在每个培养皿中放20粒同样饱满的黄豆,盖上盖子。
Ⅳ.每天定时向各培养皿中喷洒等量、对应浓度的浸出液,并记录数据。其中第5天的数据如下表:
编号 | 喷洒的浸出液浓度 | 第5天的平均芽长和萌发率 | |
芽长/cm | 萌发率 | ||
1 | 0% | 10 | 100% |
2 | 40% | 4 | 95% |
3 | 70% | 1.2 | 65% |
4 | 100% | 0.5 | 35% |
(1)本实验中编号为
(2)步骤Ⅱ中的棉花不预先湿润的原因是
(3)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克拉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可用于治疗某些病菌引起的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疾病。
(1)克拉霉素的化学式为C38H69NO13,其中H、N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2)由某些病菌引起的皮肤伤口感染也可以用克拉霉素治疗。皮肤是人体抵抗病原体侵入的第一道防线,具有__________(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味性”)免疫的作用。
(3)当前,滥用抗生素现象比较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下无为几位同学关于使用抗生素的一些观点,其中合理的有_________。(可多选)
(1)克拉霉素的化学式为C38H69NO13,其中H、N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2)由某些病菌引起的皮肤伤口感染也可以用克拉霉素治疗。皮肤是人体抵抗病原体侵入的第一道防线,具有__________(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味性”)免疫的作用。
(3)当前,滥用抗生素现象比较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下无为几位同学关于使用抗生素的一些观点,其中合理的有_________。(可多选)
A.某次咳嗽时,服用一种抗生素后很快痊愈,如果以后再咳嗽,坚持用这种抗生素 |
B.咳嗽的致病原因有多种,不是所有的咳嗽都须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
C.为了避免浪费,咳嗽时应先服用以前用剩的抗生素,若无效再寻医就诊 |
D.即使某种抗生素的治疗效果较好,也不应长期使用,因为这样易使病菌产生耐药性,从而影响自身健康 |
2月6日,台州市禁毒办开展禁毒“流动课堂”宣传教育活动。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以下对毒品危害认识错误的是( )
A.吸毒会损害人体免疫系统 | B.吸毒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
C.吸毒、贩毒严重危害社会 | D.经济允许时,可以偶尔吸一次 |
2015年,我国某研究团队研发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且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使用该疫苗三次比仅使用一次或两次效果好。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第一次使用时,所用的幽门螺杆菌疫苗相当于抗体 |
B.第二次使用时,B淋巴细胞对疫苗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 |
C.第一、二次使用疫苗时,人体内不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
D.第三次使用后,人体内更多的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
冬春季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今年春季H7N9禽流感在我国多地流行。下列有关传染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由于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能繁殖 |
B.禽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存在于B淋巴细胞内的抗体会与之发生免疫反应 |
C.某禽流感患者体温维持在39℃左右,说明患者的产热和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
D.禽流感病毒从H5N1演变到H7N9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变异的结果 |
寨卡病毒是一种能通过蚊虫和母婴传播的病毒.寨卡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必须具备三个环节,被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人属于( )
A.抗体 | B.传染源 | C.易感人群 | D.传播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