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新疆年平均气温分布、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材料二:天山北坡经济带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北坡中段,土地面积为9.54万km2,,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为辅的通达中西亚地区的流通大通道和产业经济带。2006年,该区域已集中了新疆52% 的生产总值、61% 的工业总产值;区域总人口为524.4万,城市化率高达69.7%。下图为新疆天山山脉北坡经济带城镇的分布状况。
材料三:城市化水平的测量,现在更多的是采用综合测度评价的方法,即除了单一的人口城市化指标外,还包括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等方面。不同方面在评价体系中占据的权重差异也可以反映当地城市化过程中的优势和“短板”。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评价指标赋权
(2)结合新疆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特点对新疆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进行评价,并对新疆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提出相关建议。
(3)分析天山北坡经济发达、城市集中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4)根据“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评价指标赋权”,对天山北坡地区的城市化现状进行评价,并对未来城市化提出相应的建议。
新疆阿勒泰地区为四季牧场(见下图左),夏牧场是举世公认的优良牧场,冬牧场以萨吾尔山最为理想 (其山谷冬季有逆温现象)。千百年来,当地牧民沿袭着“四季转场、终年放牧”的传统,羊群呈现“夏肥、秋壮、冬瘦、春死”的生活状态。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牧民定居,这种传统正渐行渐远。下图右为阿尔泰山西南坡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1)分析该地区羊群“夏肥、冬瘦”的原因。
(2)指出萨吾尔山的中低山带是理想冬牧场的原因。
(3)分别说明“降雪过多”和“降雪过少”的冬季,牲畜可能遇到的问题。
(4)与游牧相比,说出定居牧民种植饲草发展畜牧业的优势。
材料一: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城市群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最具潜力的重点城市群,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北坡的山麓冲积扇上。
材料二:艾比湖是新疆最大的咸水湖 随着近几十年人类活动影响的不断加剧,艾比湖面积不断萎缩。

(1)概述乌昌石城市群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2)推测造成艾比湖面积不断萎缩的原因。
(3)说明湖面萎缩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4)说明新疆地区发展农业主要的制约因素,并针对这一限制因素提出合理的缓解措施。

阐述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该区域棉花生产区的有利影响。
材料一:2011年6月,由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已将新疆天山北坡地区列入18个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7月27日,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区规划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上报至国家发改委。诸多利好因素显示出天山北坡已经有了新的战略地位——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材料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下图)

(1)归纳新疆城镇分布的特点并指出影响其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
(2)具体说明材料一中“诸多利好因素”包括哪些因素?
(3)南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而且棉花产量高,质量优,请简述其棉花种植有利的自然条件?
材料一:左图为新疆局部地形示意图。右图为天山北坡经济带示意图。

材料二:艾比湖是低洼的一个大型咸水湖,海拔约171米,湖盆西北部为大风口──阿拉山口。如今该湖只剩下500平方公里左右湖面,它的大面积萎缩引发了严重的风沙天气。
材料三:天山北坡经济带是新疆现代工农业、交通信息、教育科技等最为发达的核心区域,对全疆经济起着重要的带动、辐射和示范作用。
(1)说明艾比咸水湖的形成过程。(2)简析艾比湖萎缩加剧当地风沙天气的原因。
(3)简述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数量较多的原因。
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000m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人们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

(1)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
(2)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
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1)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
(2)从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
(3)从资源的角度,说明甲地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