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共和县人口约13万,仅占全省总人口的2.2%。该县塔拉滩平均海拔2920m,光照充足,近年来建设了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的光伏电园区。园区建成后,大量生长的杂草对园区太阳能发电产生了影响。园区利用当地牧民的羊群啃食杂草,替代人工除草,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能牧互促”。近年园区要求企业把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提高到1.2m。下图是光伏电园区局部图。
(2)提高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既可以_____(填“增大”或“减小”)羊群的活动空间,同时也_____(填“增大”或“减小”)杂草对光伏板吸收太阳辐射的影响。
(3)园区光伏发电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发电不稳定,请推测其中的一个原因。_____
塔里木胡杨林公园(下图)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边缘的塔里木河中游、巴州轮台县城南沙漠公路70公里处,是新疆面积最大的原始胡杨林公园。每年金秋时节,塔里木河两岸的百万亩胡杨林层林尽染、五彩斑斓、如诗如画,但年内累计游客数量远不及东部地区的一些普通景观。

简析塔里木胡杨林公园年内累计游客数量比东部普通景区少的原因。
材料一 下右为新疆局部区域图。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新疆就开始建设引额济乌调水工程,该调水工程线路以明渠为主。新疆煤炭储量占我国40%,对新疆煤炭开发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大力发展煤电输出,二是大力引入和发展煤化工工业。

材料二 新疆老风口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冬季多发暴风雪,对当地造成极大影响。左上为当地人采取的生态治理工程示意图。实际结果表明,此方法比简单的营造防护林更有效地促进了树木生长。
(1)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指出引额济乌工程调水存在的问题。(2)说出导致老风口冬季暴风雪的主要风向;说明当地生态治理工程有利于树木生长的原因。

(3)归纳乌鲁木齐地区绿洲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区域,中国三大自然区在这里交会。不同的气候、地形条件杂糅在一起,注定了其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的多元性。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这个区域东部有古丝绸之路上必经之地陇山(传说古人看到它形如田垄,垄通陇,故称陇山),陇山多为“山形下陡上平”,这正是黄土高原上的一种典型地貌
A.塬 | B.梁 | C.峁 | D.川 |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向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
②干旱区、半干旱区向半湿润区、湿润区过渡
③山地向平原地区过渡
④游牧区向农耕区过渡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①音调高亢的秦腔
②热情奔放的塔吉克族舞蹈
③平顶方正的石砌碉房
④摆龙门阵
⑤敬奉妈祖活动
A.①②③ | B.②③⑤ | C.①②④ | D.③④⑤ |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略图。图中甲城市位于渭河谷地。

材料二:历史上的楼兰古国位于曾经的罗布泊旁,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咽喉之地”,来往于这里的各国使臣、商贾、游客络绎不绝。公元3世纪后,楼兰的生态急剧恶化,人口被迫外迁。后来,楼兰古国变成了废墟,良田变成了荒漠。最近因在罗布泊开发出钾盐卤水,卤水汇积成总面积500平方千米左右的盐水湖,罗布泊当地开始发展化学工业。
(1)图中①山脉的名称是_______,该山脉是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区与_______区分界线的一部分。(2)图中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甲城市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该城市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
(3)楼兰古国的良田变成荒漠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影响楼兰古国居民外迁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因素。针对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状况,1978年国家开始实施_______工程。
(4)简述罗布泊地区发展化学工业的不利区位条件。

【小题1】制约图中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限制因素为( )
A.地处内陆,对外贸易条件差 |
B.人口多,对生态环境压力大 |
C.能源、矿产不足 |
D.水资源数量有限,生态环境脆弱 |
A.大力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
B.发展日光农业,生产特色农产品 |
C.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 |
D.扩大灌溉规模,提高粮食产量 |
龟兹(qiū cí)古国(今新疆库车县一带)是古代西域之大国,龟兹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题1】下列叙述与龟兹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A.窑洞和毡房是当地的传统民居 |
B.马头琴和那达慕是特有的文化风景 |
C.农业以畜牧业和绿洲农业为主 |
D.信奉佛教,盛行喇嘛文化 |
①靠近丝绸之路的往来通道 ②降水丰富利于人们生活
③峡谷陡崖地形利于凿刻石窟 ④气温适宜、通风较好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河西走廊背靠祁连山,大部分为山前倾斜平原,走廊分为三个独立的内流盆地。其曾有“西北粮仓”之称,近年来农业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减了种植史上有名的“乌江大米”等用水奢侈的作物,因地制宜发展种子繁育农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的产业基地,被誉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随着河西走廊地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该地区所面临的植被覆盖率和永久性雪盖面积减少等生态退化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2)分析河西走廊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区位条件?
(3)说明河西走廊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并对此提出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材料一:塔里木盆地相关地理事物分布图

材料二:新疆为加快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提出重点发展“一白一黑”的战略,其中,“白”是指棉花,“黑”是指石油。新疆是我国重要石油天然气基地,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就在新疆。新疆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十二五”期间,新疆欲将乌鲁木齐打造成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的核心城市。
材料三: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见下图“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的特点,并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主要的自然原因?
(2)新疆是我国重要石油天然气基地,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就在新疆,与新疆接壤的中亚地区也是保障我国石油进口重要区域,与非洲相比,我国从中亚进口石油具有哪些优势?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说出在纺织产业链中浙江与新疆分工的差异,解释其主要原因。
材料一:下面左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右图为江苏省简图。

材料二:下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

(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江苏省 |
地形 | ① | 以平原为主 |
气候类型 |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 ② |
河流 | 河流流量少,水量小 | ③ |
矿产资源 | 丰富,以④ 为主 | 较少 |
(2)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的比例差异。
(3)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4)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的建设。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