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上高原(俗称“坝上”)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平均海拔1400-1600m坝上地区水资源供应以地下水为主,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4.12%。下图表示坝上高原某地2012年9月~2013年8月雨量与地下水埋深状况。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坝上地区冬季地下水埋深变化较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A.冰雪融水较少 | B.地表封冻 |
C.生活用水少 | D.森林覆盖率高 |
A.蒸发 | B.下渗 |
C.取水 | D.降水 |
A.牲畜大量死亡 | B.土壤次生盐碱化 |
C.地表植被枯萎 | D.地面快速沉降 |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杜陵叟》中有这样的诗句:“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读此诗句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以上诗句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地区农业生产常见的气象灾害?
A.华北地区 | B.四川盆地 | C.东北地区 | D.华南地区 |
A.![]() | B.![]() | C.![]() | D.![]() |
①兴修水利工程,实行跨流域调水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
③推广先进节水灌溉技术
④大力发展旱作
⑤减种粮食作物,扩种经济作物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③④⑤ | D.②③⑤ |

材料:黄河流域简图和上中下游能源统计表、八大省会城市人口和GDP统计表。
能源种类 | 占全国比 重(%) | 占全流域总量的比重(%) |
|
|
| ||||||||
上游 | 中游 | 下游 |
|
|
| ||||||||
煤 | 66.1 | 7.0 | 89.7 | 3.3 |
|
|
| ||||||
石油 | 23.1 | 9.8 | 3.6 | 86.6 |
|
|
| ||||||
天然气 | 13.2 | 3.8 | / | 96.2 |
|
|
| ||||||
水电(可开发量) | 9.1 | 70.2 | 29.7 | 0.1 |
|
|
| ||||||
省会城市 | 济南 | 石家庄 | 郑州 | 西安 | 太原 | 呼和浩特 | 银川 | 兰州 | |||||
人口 (万元) | 723.31 | 1078.46 | 972.4 | 883.21 | 434.44 | 308.9 | 219.11 | 370.55 | |||||
GDP (亿元)) | 6536 | 5858 | 8114 | 6283 | 2956 | 3174 | 1617 | 2264 | |||||
(1)根据材料归纳黄河流域能源资源特点。
(2)分析兰州成为有色金属冶炼中心的有利条件。
(3)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缺水严重,是我国的四个旱灾多发地之一,分析该地旱灾多发 的季节和原因。
(4)分析地处内陆的西安人口较多的人文原因。
华北平原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受地震、滑坡、泥石流、旱涝、寒潮等自然灾害影响很大,必须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防御华北平原干旱的有( )
①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②调整农业结构,降低种植业比重
③修筑梯田
④建设农田防护林网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①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
②在太行山区实施护坡工程
③在黄土高原地区植树造林
④实施生态移民,减轻华北平原人口压力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我国干旱频次大于30的地区是________平原、________平原及________流域。
(2)从水资源方面看,北方地区干旱灾害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从社会经济方面看,北方地区干旱灾害严重的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
内蒙古河套灌区某地耕地与盐荒地相间分布,地下水自由流动。当耕地灌水时,不仅耕地的土壤含盐量发生变化,还引起相邻盐荒地的土壤含盐量变化。该地除了农作物生长期灌水外,还在每年10—11月作物收割后进行秋后灌。下图示意该地6月灌水前后耕地和盐荒地土壤含盐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表示耕地灌水后的曲线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耕地上升,盐荒地下降 | B.耕地、盐荒地都上升 |
C.耕地下降,盐荒地上升 | D.耕地、盐荒地都下降 |
A.抑制土壤蒸发 | B.种植越冬作物 |
C.储水补墒淋盐 | D.便于茬地翻耕 |
材料一: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各自然区在划分时所考虑的因素是(双选)(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某一地理要素
C.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 D.综合地理要素
(2)e、f两区域大致以 山为界,g区域与a、b、c等区域大致以为 界。
(学法题)关键环节考核题:
区域特点和主导因素是区域问题分析的关键所在,下面我们对其进行重点考查。
(3)就种植方式而言,b地以水田为主,c地以旱地为主,f地以灌溉农业为主,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b、c之间以 一线作为分界线。
(4)不同区域粮食作物有所不同:b地以水稻为主,c地以冬小麦为主,d以 为主,g地以青稞为主,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5)a、b、c、d四个区域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共同的有利之处是 ,不利之处是 。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
A.①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小,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B.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③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地提高
C.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将会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下降
D.三个地带中第三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材料三:2014年12月12日14点32分,随着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缓缓开启闸门,清澈的汉江水奔流北上,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通水后可有效缓解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的水资源短缺状况。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

(7)说明石家庄市水资源短缺的三条原因。
(8)分析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对石家庄市的三条有利影响。
我国领土辽阔,区域差异显著。

(1)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人口密集,城镇和工矿业众多,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本区春旱严重,春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在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是______,其中一座山脉又是华北平原与______(地形区)的分界线。
(3)华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 经济作物是______。
(4)华北平原的人们为了应对春旱,采取了很多措施。从长远看,这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 )
A.大量抽取地下水 | B.发展节水农业 | C.南水北调 | D.海水淡化 |

【小题1】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 |
B.图中所示铁路有利于加强山西省的煤炭外运 |
C.黄骅港将发展成我国大型的石油输出港 |
D.该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能源基地的建设 |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 B.不合理的灌溉 |
C.过度开采地下水 | D.过度樵采和乱垦滥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