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的进退情况示意图”、“我国某河流水文站的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及“河流流量年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区的雨季每年一般是_______月?
(2)B地区每年6月中旬一般会出现______天气,主要是因为受______的影响,
(3)B地区8月份常出现______天气,原因是______。
(4)图中C、D两地区,较易出现春旱的是______地区,主要原因该地是______。
(5)根据某河流水文站提供的气候和该河流流量变化资料判断,该河位于A、B、C、D四地区中的______地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6)3月份的径流量约为______ m3/s。形成这一汛期的主要河水补给是______。

(1)A地区的雨季每年一般是_______月?
(2)B地区每年6月中旬一般会出现______天气,主要是因为受______的影响,
(3)B地区8月份常出现______天气,原因是______。
(4)图中C、D两地区,较易出现春旱的是______地区,主要原因该地是______。
(5)根据某河流水文站提供的气候和该河流流量变化资料判断,该河位于A、B、C、D四地区中的______地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6)3月份的径流量约为______ m3/s。形成这一汛期的主要河水补给是______。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与夏季风的进退和强弱有很大关系。读图回答问题。

(1)分析正常年份,图1中天气状况出现的大致时间和形成的原因。
(2)结合图2,说明正常年份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的大致规律。
(3)归纳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
(4)“2013年6月下旬至8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高温少雨”,分析其地理原因。

(1)分析正常年份,图1中天气状况出现的大致时间和形成的原因。
(2)结合图2,说明正常年份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的大致规律。
(3)归纳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
(4)“2013年6月下旬至8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高温少雨”,分析其地理原因。
阅读图文资料后,回答问题。

据图综合分析正常年份夏半年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移动与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位置关系,及雨带对我国东部干湿地区分布的影响。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跟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或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

据图综合分析正常年份夏半年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移动与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位置关系,及雨带对我国东部干湿地区分布的影响。
读“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推移图”回答问题。

(1)据图概述我国东部地区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2)部分年份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有慢有快会出现异常,试简析其原因及带来的影响。

(1)据图概述我国东部地区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2)部分年份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有慢有快会出现异常,试简析其原因及带来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降水量存在一定差异。下图为“我国110°E以东地区的月降水量分布”图(单位:毫米)。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以月降水量大于100 毫米为进入雨季的重要参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越低,雨季来得越早 |
B.华南最晚结束雨季 |
C.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江淮地区 |
D.江淮伏旱期,降雨量少于辽河流域 |
A.甲变长,乙变短 | B.甲变短,乙变长 | C.二者都变短 | D.二者都变长 |
读我国锋面雨带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雨带推移的规律,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Ⅰ的时间大致是:
【小题2】Ⅰ、Ⅱ、Ⅲ表示雨带推移的多年平均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根据雨带推移的规律,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Ⅰ的时间大致是:
A.4~5月 | B.6~7月 |
C.6~8月 | D.7~8月 |
A.当雨带位于Ⅲ位置时,该地沙尘暴严重 |
B.当雨带位于Ⅱ位置时,长江中下游等地区进入梅雨季节 |
C.当雨带位于Ⅲ位置时,东北平原地区出现春旱现象 |
D.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多属台风雨 |
读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的进退情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区夏秋季节的降水类型是 雨和 雨。
(2)B地区每年6月一般会出现“ ”天气。
(3)图中C和D两地区,较易出现春旱的是 地区;另一地区不易发生春旱的原因是 。
(4)A和B两地区与北非撒哈拉沙漠纬度大致相同,且撒哈拉沙漠三面临海,为什么A和B两地区夏季多雨,而撒哈拉沙漠却降雨罕见?

(1)A地区夏秋季节的降水类型是 雨和 雨。
(2)B地区每年6月一般会出现“ ”天气。
(3)图中C和D两地区,较易出现春旱的是 地区;另一地区不易发生春旱的原因是 。
(4)A和B两地区与北非撒哈拉沙漠纬度大致相同,且撒哈拉沙漠三面临海,为什么A和B两地区夏季多雨,而撒哈拉沙漠却降雨罕见?
读下图“我国某地降水量(实线)与蒸发量(虚线)的季节变化曲线”。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为我国的( )
【小题2】该地最大蒸发量出现于8月,其原因是( )
【小题3】乙时期内,在我国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 )
①华北地区——暴雨 ②北方地区——寒潮
③东南沿海地区——台风 ④黄河中、下游地区——干旱

【小题1】该地为我国的( )
A.东北地区 |
B.西北地区 |
C.长江中、下游地区 |
D.南部沿海地区 |
A.受副高控制,天气晴朗,气温高 |
B.冰雪融水多 |
C.此时锋面雨带还在南方没到本区 |
D.空气中水汽含量大,有足够的水汽 |
①华北地区——暴雨 ②北方地区——寒潮
③东南沿海地区——台风 ④黄河中、下游地区——干旱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读“我国110°E 以东地区的月降水量(毫米)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如果以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为进入雨季的重要参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2】如果某年夏季风偏强,那么A 段和B 段的长度最有可能

【小题1】据图,如果以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为进入雨季的重要参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江南地区进入雨季最早 |
B.月最大降雨量出现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 |
C.8月江南伏旱,降雨量少于辽河流域 |
D.华南最晚结束雨季 |
A.A段变短 B段变长 | B.都变短 |
C.A段变长 B段变短 | D.都变长 |
读图下图和表1-表3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1 重庆气候资料(29.6°N,106.5°E,海拔260 m)
表2 武汉气候资料(30.6°N,114.1°E,海拔 23m)
表3 杭州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
(1)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2)简析杭州6月、7月、8月,这三个月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表1 重庆气候资料(29.6°N,106.5°E,海拔260 m)
1961-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最低气温(℃) | 5.6 | 6.9 | 10.9 | 15.1 | 19.0 | 21.5 | 24.5 | 24.5 | 20.4 | 16.2 | 11.5 | 7.2 |
表2 武汉气候资料(30.6°N,114.1°E,海拔 23m)
1961-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最低气温(℃) | -0.5 | 1.4 | 6.1 | 12.2 | 17.7 | 21.8 | 25.2 | 24.6 | 19.4 | 13.4 | 7.2 | 1.5 |
表3 杭州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全年 |
降水量 | 43 | 75 | 90 | 137 | 179 | 223 | 160 | 276 | 182 | 102 | 44 | 51 | 1562 |
(1)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2)简析杭州6月、7月、8月,这三个月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