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游记作者,所登临之处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小题2】图中所示④地,1月的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最可能为

【小题1】游记作者,所登临之处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A.地点① | B.地点② |
C.地点③ | D.地点④ |
A.-10℃,350mm | B.0℃,700mm |
C.-3℃,700 mm | D.4℃,800mm |
下图为沿某条经线绘制的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这条经线可能是( )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3】有关②⑤⑥⑦地形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这条经线可能是( )
A.900E | B.1000E | C.1050E | D.1100E |
A.该剖面线穿越了我国三级阶梯 |
B.②地形区北坡降水比南坡多 |
C.①③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 |
D.④地区降水稀少,水资源贫乏 |
A.都处于板块生长边界附近 | B.都位于印度洋板块 |
C.⑦山南坡自然带比北坡丰富 | D.⑥地形区聚落在此选址的最主要因素是水源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山脉①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小题2】山脉④两侧分别属于
【小题3】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山脉①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A.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 | B.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 |
C.东侧为内蒙古高原,西侧为东北平原 | D.东侧为黄土高原,西侧为华北平原 |
A.东侧属长江水系,西侧属闽江水系 | B.东侧属海河水系,西侧属黄河水系 |
C.东侧属珠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 D.东侧属闽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
A.四条山脉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 B.四条山脉都位于两省交界处 |
C.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降水比较丰富 | D.四条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 |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近年来引进来自全国15个省份的优秀教师,不同地域的教师交流,让人感受多样的地域文化特色。四位教师在谈论自己家乡地域特征时说:
甲:我的家乡四季如春;
乙:我们那个屯在一望无垠的春小麦田中央;
丙:战国时期的一项水利工程让我家乡成为“天府之国”;
丁:我是在窑洞里长大的;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小题1】来自北方的老师,首先受到思南“海椒”的冲击,黔人喜辣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降水少 ②年日照时数少 ③高原山地地形 ④气温高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A.甲乙丙丁 | B.乙甲丁丙 | C.丁丙乙甲 | D.乙丁丙甲 |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小题2】图中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
【小题3】在甲地建设铁路面临的主要困难最可能是

【小题1】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黄土高原 | B.云贵高原 | C.内蒙古高原 | D.准噶尔盆地 |
A.流水侵蚀 | B.风力侵蚀 | C.冰川侵蚀 | D.流水沉积 |
A.冻土和冰川 | B.地质基础不稳固 |
C.沼泽、软土 | D.流沙和水土流失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秦岭与渭河平原所在岩体的相互运动关系。
(2)推测华山的地质构造类型并分析其挺拔险峻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从地质作用的角度描述渭河平原的成因。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2 154.9 m,壁立千仞,以险峻称雄于世。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据考证,渭河平原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渭河及其两侧支流也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

(1)指出秦岭与渭河平原所在岩体的相互运动关系。
(2)推测华山的地质构造类型并分析其挺拔险峻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从地质作用的角度描述渭河平原的成因。
中国民间的有些谚语蕴含了一定的地理意义。
【小题1】“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其描述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小题2】“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水在地下流,禾在田中枯”其描述地理特征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小题1】“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其描述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大气环流和洋流 | B.季风和地形 |
C.洋流和地形 | D.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 |
A.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 B.塔里木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
C.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 D.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