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沿某一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B地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属于________农业(商品农业和自给农业),其农业产品的大部分是靠________的投入获得的。
(2)图中F为________山区,其气候________显著,所以当地人民说这里的气候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3)A处属________盆地,为________气候,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主要果树为________。
(4)E山脉是我国一重要地理分界线,南侧与北侧农田类型的差异是_________。
(5)D处是我国________(两重要地形区)的分界线,B地区农业发展的障碍之一是________。
(6)C平原区是我国________(土壤)的主要分布区,该地区保持土壤肥力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
(7)C地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东北满洲里(49.5°N,117.5°E)——绥芬河(44.5°N,131°E)一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剖面线的走向( )
A.东北—西南走向B.西北—东南走向
C.南—北走向D.东—西走向
【小题2】A地形区名称是( )
A.大兴安岭B.长白山脉
C.内蒙古高原D.东北平原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闵敏同学的家乡地势低平,降雨主要集中在 7、8 月份,由于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特别容易出现旱情。由此可以判断她的家乡位于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三角洲D.珠 江 三 角 洲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下图为徐霞客旅行路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徐霞客旅行考察区域涵盖了
A.外流区、内流区B.农耕区、牧区
C.地势第一、二级阶梯D.湿润区、半湿润区
【小题2】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写道:江流捣崆中愈骤,崆中石耸突而激湍,或为横槛以扼之,或为夹门以束之……此段文字描述的河流位于
A.横断山区B.武夷山区C.秦岭山脉D.长江三峡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山脉①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A.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B.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
C.东侧为内蒙古高原,西侧为东北平原D.东侧为黄土高原,西侧为华北平原
【小题2】山脉④两侧分别属于
A.东侧属长江水系,西侧属闽江水系B.东侧属海河水系,西侧属黄河水系
C.东侧属珠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D.东侧属闽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小题3】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条山脉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B.四条山脉都位于两省交界处
C.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降水比较丰富D.四条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近年来引进来自全国15个省份的优秀教师,不同地域的教师交流,让人感受多样的地域文化特色。四位教师在谈论自己家乡地域特征时说:

甲:我的家乡四季如春;

乙:我们那个屯在一望无垠的春小麦田中央;

丙:战国时期的一项水利工程让我家乡成为“天府之国”;

丁:我是在窑洞里长大的;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来自北方的老师,首先受到思南“海椒”的冲击,黔人喜辣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降水少   ②年日照时数少   ③高原山地地形   ④气温高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小题2】以上四位老师家乡纬度由北向南排列的顺序是(   )
A.甲乙丙丁B.乙甲丁丙C.丁丙乙甲D.乙丁丙甲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国民间的有些谚语蕴含了一定的地理意义。
【小题1】“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其描述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大气环流和洋流B.季风和地形
C.洋流和地形D.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
【小题2】“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水在地下流,禾在田中枯”其描述地理特征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A.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B.塔里木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云贵高原D.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