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 从世界看中国
- + 中国的自然环境
- 地势和地形
- 气候
- 河流和湖泊
- 自然灾害
- 中国的自然资源
- 中国的经济发展
- 中国的地理差异
- 认识省际区域
- 认识省级行政区域
- 认识省内区域
- 中国的地位与责任
下图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可知
【小题2】该区域
【小题3】芒种至小暑期间,

【小题1】据图可知
A.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 | B.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 |
C.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 | D.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 |
A.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 | B.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 |
C.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 | D.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 |
A.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大 | B.塔里木河蒸发量大,出现断流 |
C.“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南极大陆 | D.白昼时间北京比宜昌长 |
读图下图和表1-表3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1 重庆气候资料(29.6°N,106.5°E,海拔260 m)
表2 武汉气候资料(30.6°N,114.1°E,海拔 23m)
表3 杭州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
(1)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2)简析杭州6月、7月、8月,这三个月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表1 重庆气候资料(29.6°N,106.5°E,海拔260 m)
1961-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最低气温(℃) | 5.6 | 6.9 | 10.9 | 15.1 | 19.0 | 21.5 | 24.5 | 24.5 | 20.4 | 16.2 | 11.5 | 7.2 |
表2 武汉气候资料(30.6°N,114.1°E,海拔 23m)
1961-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最低气温(℃) | -0.5 | 1.4 | 6.1 | 12.2 | 17.7 | 21.8 | 25.2 | 24.6 | 19.4 | 13.4 | 7.2 | 1.5 |
表3 杭州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全年 |
降水量 | 43 | 75 | 90 | 137 | 179 | 223 | 160 | 276 | 182 | 102 | 44 | 51 | 1562 |
(1)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2)简析杭州6月、7月、8月,这三个月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
A.夏秋多,冬春少;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
B.东南多,西北少;东北多,西南少 |
C.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
D.山地多,平原少;内陆多,沿海少 |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小题2】如在6月中旬,雨带则已经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小题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 B.6~7月 | C.6~8月 | D.5~8月 |
A.南旱北涝 | B.南北皆旱 | C.南涝北旱 | D.南北皆涝 |
2019年8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处署”即暑热退去,秋天将至。下图示意处暑之日我国部分省会城市“入秋列车”的运行时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城市列车人秋时间早晚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地势 |
B.纬度位置 |
C.海陆位置 |
D.大气环流 |
A.长春 | B.海口 | C.太原 | D.拉萨 |
A.南昌 | B.南京 | C.杭州 | D.郑州 |
在中国的民间习俗中,人们习惯从冬至起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个“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做“二九”……以此类推。我国某区域的“九九歌”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材料中“九九歌”所描述区域应分布在( )
A.松嫩平原 | B.华北平原 | C.成都平原 | D.江汉平原 |
①正午太阳高度更低
②黑夜时间更长
③地面温度更低
④冬季风势力强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花开人来,花落人走”是养蜂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下图为湖北某养蜂人制定的“追花夺蜜”路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各地蜜源植物花期早晚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 | B.坡向 | C.树龄 | D.海拔 |
A.海拔高,开花期提前 |
B.地表崎岖,交通不便 |
C.相对高差大,气候多样 |
D.梅雨季节,多阴雨天气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推测猫跳河流域干支流的形成发育过程。
(2)分析猫跳河流域上、中游与下游水文特征的差异。
(3)我国南方城市大都沿河分布,但猫跳河流域的城市如西秀、平坝等并未靠近河流,请解释原因。
猫跳河流域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在距今的两亿年以前,其是一个长期被海水淹没的海湾。该流域上、中游为丘陵,下游多高深峡谷,在杨桥汇入乌江,是乌江中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该流域碳酸盐岩层出露面积达70%,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下因为猫跳河流域地理位置示意图。

(1)推测猫跳河流域干支流的形成发育过程。
(2)分析猫跳河流域上、中游与下游水文特征的差异。
(3)我国南方城市大都沿河分布,但猫跳河流域的城市如西秀、平坝等并未靠近河流,请解释原因。
读“山东丘陵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等温线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
【小题2】此时期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小题1】造成等温线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季风 |
A.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
B.漠河成为全国气温最低的地方 |
C.受纬度的影响,全国南北向温差达到全年最大值 |
D.山东半岛气温高于海南岛气温 |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Ⅱ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小题2】如果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可能产生的灾害是( )

【小题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Ⅱ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 B.6〜7月 | C.6〜8月 | D.5〜8月 |
A.南旱北涝 | B.南北皆旱 | C.南北皆涝 | D.南涝北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