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亚洲
- 东南亚
- 南亚
- 日本
- + 印度
- 印度的位置范围
- 印度的自然地理环境
- 印度的社会经济状况
- 印度综合填图
- 俄罗斯
- 中东
- 欧洲西部
-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
- 法国
- 德国
- 尼日利亚
- 埃及
- 中国地理
| 甲国 | 乙国 |
概况 | 跨南北半球的沿海国。以高原、 平原为主。玉米、甘蔗种植较广。重工业为主。人口集中分布于东南部 | 大部分处于低纬度的沿海国。以高原、平原、山地为主。棉花、茶叶种植广。重工业为主,软件产业有 一定国际地位。人口集中分布于东北部 |
【小题1】对两国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从位置条件看,两国热量充足,水源丰富 |
B.从地形条件看,甲国平原广大,农业种植条件优于乙国 |
C.从人口条件看,两国劳动力丰富,但受教育程度乙国优于甲国 |
D.从城市化水平看,乙国工业化速度快,城市人口比例高于甲 国 |
A.能源 | B.劳力 | C.交通 | D.市场 |

【小题1】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城市及所在地形区分别是( )
A.浦那 德干高原 | B.斋浦尔 恒河平原 |
C.特里凡得琅 沿海平原 | D.班加罗尔 德干高原 |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英语普及 ③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④人力资源丰富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小题1】与甲国相比,乙国
A.人口少,人均GDP水平高 | B.人口少,人均GDP水平低 |
C.人口多,人均GDS水平高 | D.人口多,人均GDP水平低 |
①甲国气候条件更优越 ②乙国热量更丰富
③甲国技术水平更高 ④乙国劳动力更丰富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小题1】甲地区商品率较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 B.大牧场放牧业 | C.种植园农业 | D.商品谷物农业 |
A.该区域人口密度较小 | B.南部海域处于繁忙的海运线上 |
C.甲地分布有黑色人种 | D.印度教、佛教的发源地 |
20世纪末以来,据统计,印度软件企业数量年均增长率为70%,2006~2007年度印度信息产业产值达478亿美元,其中软件及其服务出口额达310亿美元。
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金奈、海得拉巴在英国殖民时期就被称为三大科技城,如今依靠国家长远的战略决策,基于完整的软件人才培育系统,独特的海外印侨祖居地背景,在班加罗尔的带动下,形成交相辉映的计算机软件业“金三角”。加尔各答曾经是印度的首都,一直是印度最大的城市,黄麻纺织,钢铁、机械工业都很发达,也是东方最大的商业名城之一,软件业也在给这个古老的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1)依据图文材料,概括印度软件企业特点及其空间分布的变化。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印度计算机软件业形成的条件。
(3)对比分析加尔各答与班加罗尔软件业发展的不同及其原因。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B)的研究团队称,印度经济于2016年喜迎开门红,跻身全球经济主引擎之列,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欧美、日本、中国等国家及地区的资本和产业的进入。而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带动下,印度经济还将继续快速增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中国资本和企业进入印度主要考虑的是
A.能源、市场 | B.劳动力、技术 | C.市场、劳动力 | D.技术、能源 |
①协作条件好
②市场广阔
③中印地缘优势
④技术人才优势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①自然资源丰富,利于经济发展
②国土相邻,陆上交通便捷
③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④经济发达,资金充足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1)填出图中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农作物名称
B ;D 。
(2)简述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A、B所示的农作物如图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说出世界雨极的名称,并简述其形成原因。
材料一: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多山地,年降水量约1778mm左右,集中6~10月;区域内人口稀少,农业不发达。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危机和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控制,印度政府提出河流连接计划,从布拉马普特拉河修建水渠引水至恒河,并将水渠延伸到印度中西部地区(见下图1)。
材料二:图1为南亚局部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高哈蒂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印度软件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明显的集聚现象,近年来班加罗尔、钦奈和海德拉巴构成了“金三角”高度集聚区(图3)。同时印度成功地运用“时差”与美国进行软件开发协作。
(1)根据流域内气候特点,分析说明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水文特征。(2)分析印度的河流连接计划对孟加拉国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3)简述班加罗尔成为软件产业集聚地的主要区位优势。
(4)根据区时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美国在印度的分公司可与旧金山(122°W)总公司实行24小时不间断循环工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