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有关人口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1)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分布的一般特点是_________。
(2)分析图“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中B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
(3)巴西人口集中分布于_________,巴西等南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不在低海拔而是海拔较高的地方,这主要是在因为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四,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是从__________向________,迁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世界人口海拔分布图”、"世界人口距海岸分布柱状图”。
材料二 下图为“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巴西人口密度分布图”
材料三,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世界人口迁移预测报告。

(1)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分布的一般特点是_________。
(2)分析图“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中B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
(3)巴西人口集中分布于_________,巴西等南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不在低海拔而是海拔较高的地方,这主要是在因为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四,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是从__________向________,迁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下图为世界四地传统民居景观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分别为西亚地区传统民居、东南亚地区传统民居、北极地区传统民居、我国黄土高原传统民居。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图中四地的传统民居形成关系最为密切的因素是( )
A.社会发展 | B.经济水平 |
C.自然环境 | D.思想文化 |
①甲地传统民居墙厚窗小,有利于隔热防风沙
②乙地传统民居下层悬空的主要目的是通风散热
③丙地传统民居就地取材,用冰筑屋防风保暖
④丁地传统民居窑洞临水而居,冬暖夏凉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水是影响村落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我国某村落始建于明清时期,大部分建筑材料取自村落附近.村中有引水渠贯穿村巷(如左图所示)。右图示意该村落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村落修建引水渠的主要目的是( )
A.提供饮食用水 | B.提供洗涤用水 |
C.排放生活污水 | D.灌溉农田菜园 |
A.保温隔热 | B.防震减灾 | C.防雪防雹 | D.防潮防蛀 |
瑞典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一个国家,享有“森林王国”“湖泊王国”等美誉。近年来与中国的经贸合作稳定发展,中国成为瑞典在亚洲最大的经济贸易合作伙伴。


(1)说出瑞典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并从自然角度分析其原因。
(2)概括中瑞两国贸易的主要特点,并分析这种贸易特点对两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3)瑞典是全球公认的节能环保领域的先驱者和领导者,政府承诺2020年后将成为地球上第一个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无油国”。请根据瑞典的资源特色,举两例并说明瑞典发展“无油国”的可能性。


(1)说出瑞典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并从自然角度分析其原因。
(2)概括中瑞两国贸易的主要特点,并分析这种贸易特点对两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3)瑞典是全球公认的节能环保领域的先驱者和领导者,政府承诺2020年后将成为地球上第一个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无油国”。请根据瑞典的资源特色,举两例并说明瑞典发展“无油国”的可能性。
位于大理的白族民居很有特色,图甲示意该地白族民居中“三房一照壁”的平面布局,中心是天井,恰好形成一个四合院。图乙为民居外观。
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三房一照壁”的格局有利于
A.收集雨水 | B.防风、防寒 |
C.保温、保暖 | D.通风散热 |
A.追求美观 | B.技术简单 | C.原料丰富 | D.防风防水 |
A.居民继续居住,修旧如旧 | B.让居民全部搬离旧民居 |
C.用钢筋水泥加固旧民居 | D.选新址,建造新民居 |
满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低温冷空气的沉聚是影响满族聚落选址的主要因素。传统满族民居内多有火炕。传统火炕搭建在地面上,地面距离炕面的高度较大。后来,传统火炕改良成吊炕,将炕洞(柴火燃烧空间)整体架空,用混凝土板作为导热材质,下面用砖块叠砌支撑。
下图为吊炕景观图和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辽东低山丘陵区的传统满族民居多选址在( )
A.山体南侧的山脚低洼处 | B.山体北侧的山脚低洼处 |
C.山体南侧的山腰和台地 | D.山体北侧的山腰和台地 |
A.增大燃烧物和炕面距离 | B.提高薪柴利用效率 |
C.大幅度压缩了储物空间 | D.降低火炕建造成本 |
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位于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镇。某学校地理教师来到周口店遗址进行地理实践活动踩点。读 “周口店遗址景区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1)写出周口店河的大致流向。
(2)从景区大门到山顶洞,有a、b两条路径。景区工作人员建议沿a路径上山参观山顶洞,老师们则选择沿b路径上山参观山顶洞。说明工作人员推荐a路径及老师们选择b路径的理由。
(3)老师们登顶观景台。估算观景台到圣火广场的相对高度。绘制观景台到圣火广场的地形剖面图,并推断从观景台是否可以看到圣火广场。
(4)周口店遗址发现的各洞穴,曾经生活过50万年前北京猿人、10-20万年前新洞人、1-3万年前山顶洞人。说明不同时期的远古人类选择栖身岩洞的共同特点。

(1)写出周口店河的大致流向。
(2)从景区大门到山顶洞,有a、b两条路径。景区工作人员建议沿a路径上山参观山顶洞,老师们则选择沿b路径上山参观山顶洞。说明工作人员推荐a路径及老师们选择b路径的理由。
(3)老师们登顶观景台。估算观景台到圣火广场的相对高度。绘制观景台到圣火广场的地形剖面图,并推断从观景台是否可以看到圣火广场。
(4)周口店遗址发现的各洞穴,曾经生活过50万年前北京猿人、10-20万年前新洞人、1-3万年前山顶洞人。说明不同时期的远古人类选择栖身岩洞的共同特点。
阅读加拿大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概括加拿大所属地域文化圈的特点。
(2)埃德蒙顿和蒙特利尔是加拿大石油化学工业中心,据图分别分析其主要区位因素。
(3)温哥华和多伦多是加拿大华人最多的城市,据图比较两城市的地理环境差异。


(1)概括加拿大所属地域文化圈的特点。
(2)埃德蒙顿和蒙特利尔是加拿大石油化学工业中心,据图分别分析其主要区位因素。
(3)温哥华和多伦多是加拿大华人最多的城市,据图比较两城市的地理环境差异。
澳大利亚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左所示的( )
【小题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
【小题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小题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左所示的( )
A.①地附近 | B.②地附近 | C.③地附近 | D.④地附近 |
A.收集雨水 | B.方便通信 | C.增加采光 | D.通风换气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