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回答下题。

日本1月0℃等温线与38°N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1月0℃等温线与33°N纬线基本吻合,此特征将导致日本( )

日本1月0℃等温线与38°N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1月0℃等温线与33°N纬线基本吻合,此特征将导致日本( )
A.河流封冻期长于中国 | B.候鸟南迁时间晚于中国 |
C.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低 | D.南北温差大于中国 |
下图为海南岛某地理要素等值线(等值线的数值①>②>③>④)、等高线和年太阳辐射量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虚线可能是
【小题2】影响Q地附近的等值线(虚线)向南凸出的因素是
【小题3】影响M,P两地太阳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小题1】图中虚线可能是
A.等日照线 | B.等温线 | C.等降水量线 | D.等潜水位线 |
A.地形 | B.洋流 | C.植被覆盖率 | D.海陆位置 |
A.洋流 | B.海陆位置 | C.纬度 | D.天气 |
某校学生对基多和拉萨进行了区域差异专项学习研究。下图为拉萨和基多所在位置、等高线地形(单位:m)及气候资料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学习小组在气候专题研究中发现
A.拉萨7月的平均气温较基多高,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
B.拉萨气温年较差较基多大,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
C.拉萨7月降水量较基多多,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
D.拉萨年降水总量较基多少,主要影响因素是大气环流 |
A.地形类型相似 |
B.植被类型相同 |
C.地热资源丰富 |
D.水文状况相近 |
下图为”某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小题2】a岛上等温线的值最有可能为( )

【小题1】影响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洋流,地形 | B.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
C.大气环流,下垫面 | D.海陆分布,纬度 |
A.0℃ | B.2℃ | C.-10℃ | D.-5℃ |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a的值可能是
【小题2】造成图中0℃ 等温线陆地上向南突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1】图中a的值可能是
A.-10℃ | B.0℃ | C.10℃ | D.20℃ |
A.太阳辐射 | B.地形 |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D.洋流 |
读“欧洲1月等温线图”,回答问题。

【小题1】从等温线分布规律看,莫斯科与巴黎1月气温最大温差(T )可能是
【小题2】欧洲1月等温线总体走向及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从等温线分布规律看,莫斯科与巴黎1月气温最大温差(T )可能是
A.T = 10℃ | B.T = 20℃ |
C.10℃ < T < 11℃ | D.19℃ < T < 20℃ |
A.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与海陆因素 |
B.等温线大致海岸线平行,大气环流与洋流分布 |
C.等温线大致与山脉平行,山脉走向与海拔高度 |
D.等温线大致与经线平行,海陆分布与地形地貌 |
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 |
B.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没有差异 |
C.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广阔,气温受海陆地分布影响小,等温线大致与经线平行 |
D.气温的高低除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影响外,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
“冷湖”是丘陵地区山谷中冬、春季节微风晴夜因近地面空气的长波辐射冷却而形成的近地面逆温现象,我国江南丘陵山谷中出现的“冷湖”经常使种植的柑橘遭受冻害。下左图为2017年1月江南某地地形图,下右图为2017年1月图中山谷在微风晴夜条件下,一次超强寒潮过境时测得的不同地形部位气温变化过程曲线。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文信息推测,图中的河谷、山谷地区柑橘分布的主要地段是
A.坡底部 | B.坡中部 | C.阴坡坡底部 | D.阳坡坡顶部 |
A.42米 | B.25米 | C.8米 | D.80米 |
A.地形迎风坡,降水多,水汽足 |
B.气温较低,降雪丰富,水分足 |
C.地形比较封闭,水汽不易扩散 |
D.气温较高,蒸发量大,水汽足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水等温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________(1月或7月)等温线分布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大洋西部乙处的等温线比大洋东部丙处的等温线密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图中丁处为鄂霍次克海,被称为“太平洋冰窖”,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此图表示________(1月或7月)等温线分布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大洋西部乙处的等温线比大洋东部丙处的等温线密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图中丁处为鄂霍次克海,被称为“太平洋冰窖”,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