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新型灌溉方式,涌泉根灌通过微管把水肥溶液直接输送到果树根区,进行地下局部灌溉。下图示意我国陕西省某果园6月初采用不同方式(滴灌和涌泉根灌)灌溉后1小时和24小时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状况,滴灌和涌泉根灌所使用的水量相同。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表示滴灌24小时后土壤含水量的曲线序号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0-30厘米 | B.40-70厘米 | C.60-90厘米 | D.90-120厘米 |
受林冠层(见下面左图)的影响,林内不同高度的气温变化呈现不同特征,林内气温变化特征是林木合理疏伐的重要依据。某科研小组对我国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平均树高26米)内2.5米、26米、32米、60米等四个高度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长期的观测,下面右图示意该小组统计的8月份的平均结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表示8月份林冠层平均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土壤肥力提升 | B.林内昼夜温差减小 |
C.土壤湿度增加 | D.林下植物生长周期延长 |
读“我国某地气温随高度变化图”,回答下面两题。

【小题1】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假如乙、丙两地间存在着热力环流,则乙、丙两地间近地面的风向可能为( )

【小题1】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 B.乙地大气最为稳定 |
C.丙地对流最旺盛 | D.甲地最不利于户外运动 |
A.西北风 | B.西风 | C.东南风 | D.东风 |
下图为“杭州2011年12月18—19日的日最高气温变化图(地方时)”,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图中曲线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小题2】19日的最高气温最有可能是
【小题3】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小题1】对图中曲线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气温日变化主要原因是太阳高度和地面辐射的变化 |
B.18日与19日两日的最高气温相差1.2℃ |
C.气温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天气系统的影响 |
D.气温呈波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变化造成的 |
A.20.1℃ | B.大于20.1℃ |
C.小于20.1℃ | D.18.9℃ |
A.19日14时前后为多云天气 | B.该日武汉的昼长约为12小时 |
C.武汉正处于冷空气过境 | D.冷空气到达武汉约在19日16时 |
下图为“温室效应模拟实验图”。为提高实验效果,避免甲、乙两侧气体不相互流通,U形管底部用石蜡密封,顶部用注有品红溶液(便于观察)的气体平衡管相连。左图中品红溶液高度相等,经过阳光照射后,图中品红溶液发生明显位移。
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甲、乙两侧管内的气体分别可能是( )
A.都是自然状态的空气 | B.都是二氧化碳 |
C.二氧化碳、自然状态的空气 | D.自然状态的空气、二氧化碳 |
A.阴天比晴天好 | B.石蜡上铺砂石比不铺砂石好 |
C.早晚比中午好 | D.管内二氧化碳浓度低比高好 |
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条件下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下图为2018年11月12日,伴随着贵州的初雪,在雷公山拍到的整片雾凇景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最有利于雾凇形成的条件是
【小题2】观赏雾凇的最佳时间可能是
【小题3】雾凇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①净化空气 ②改良土壤 ③减弱噪声 ④防风固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最有利于雾凇形成的条件是
A.大量持续降水 | B.最低气温大于0℃ |
C.持续暴雪天气 | D.天晴、低温、静风 |
A.日出前后 | B.傍晚前后 | C.正午前后 | D.全天均可 |
①净化空气 ②改良土壤 ③减弱噪声 ④防风固沙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面两图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层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回答问题。

(1)比较该日(6月1日)绿洲和邻近荒漠气象要素的差异,包括气温、气温日较差、风速、风速日变化等。
(2)说明该日绿洲和邻近荒漠气温变化趋势的共同之处。
(3)根据上述现象,概括绿洲植被对气象要素的影响及其生态效益。

(1)比较该日(6月1日)绿洲和邻近荒漠气象要素的差异,包括气温、气温日较差、风速、风速日变化等。
(2)说明该日绿洲和邻近荒漠气温变化趋势的共同之处。
(3)根据上述现象,概括绿洲植被对气象要素的影响及其生态效益。
下图是我国汉水流域某地大气温度与相邻河水温度1月、7月日变化统计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大气温度与河水温度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小题2】人们利用气温与水温的差异为生活服务,就理论上而言,利用效果最好的是( )
【小题3】该地区大雾天气多,不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大雾最常出现在( )

【小题1】大气温度与河水温度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热力性质存在差异 | B.太阳辐射存在差异 |
C.人类活动方式不同 | D.海拔存在差异 |
A.冬季利用河水供暖 | B.冬季利用河水制冷 |
C.夏季利用河水降暑 | D.夏季利用河水供暖 |
A.夏季的白天 | B.冬季的夜晚 |
C.夏季的夜晚 | D.冬季的白天 |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小题2】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小题3】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小题1】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4℃ | B.12℃ |
C.16℃ | D.18℃ |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 |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
A.8日15时左右 | B.8日22时左右 | C.9日15时左右 | D.9日18时左右 |
读某地某日气温实况图,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1:00-2:00降温幅度最大,原因是地面辐射最弱 |
B.最低气温出现在6:00,此时开始出现逆温 |
C.9:00-11:00气温不断上升,原因是大气逆辐射不断增强 |
D.最高气温出现在14:00,此时大气逆辐射最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