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耶罗岛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试分析原因。
(3)列举该岛能开发的两种可再生能源的类型及这种能源较丰富的原因。
材料一:耶罗岛地形崎岖,最高点海拔1320米,气候温和,多地形雨。欧洲大陆第三纪晚期遭到冰川活动袭击,耶罗岛所在的加那利群岛为古地中海亚热带植物区系提供了避难场所,耶罗岛及其周边海洋中的动植物资源十分独特而丰富。
材料二:2016年,该岛成功实现了完全用可再生能源供电。下图为耶罗岛位置示意图。
(2)耶罗岛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试分析原因。
(3)列举该岛能开发的两种可再生能源的类型及这种能源较丰富的原因。
该表是我国北方几个城市气温日较差平均状况,读表回答问题。
【小题1】表中数据说明北方地区
【小题2】西安与太原相比,日温差≥15℃的日数相差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3】关于华北地区气温日较差状况及对农业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青岛 | 济南 | 开封 | 西安 | 太原 | 兰州 |
日温差≥15℃的日数 | 0.4 | 74.6 | 71.8 | 91.1 | 156.8 | 174.0 |
最大日温差(℃) | 16.3 | 26.0 | 25.2 | 28.1 | 29.2 | 30.2 |
【小题1】表中数据说明北方地区
A.受海洋影响较大 | B.受夏季风影响较明显 |
C.大陆性较强 | D.太阳高度日变化在全国最大 |
A.太阳高度的变化 | B.纬度高低 |
C.离海远近 | D.雨日数量和下垫面性质 |
A.气温日较差较小,热量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
B.气温日较差较大,有利于作物果实糖分的积累 |
C.气温日较差较小,延长了霜冻时期,农作物容易受霜冻危害 |
D.气温日较差较大,缩短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加大复种指数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地形 | C.人为因素 | D.距离远近 |
A.纬度位置、地形 | B.地形、海陆差异 |
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 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 |
如图示意我国拉萨地区多年平均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年内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拉萨8月与1月太阳辐射相差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3】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间段内某地日照时数(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拉萨9月份的日照百分率最大约为( )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 |
B.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 |
C.拉萨日照时数春季最高 |
D.拉萨5~7月太阳辐射最丰富 |
A.太阳高度 | B.日照时数 |
C.天气状况 | D.植被覆盖 |
A.55% | B.60% | C.65% | D.70% |
在下图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运动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 B.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
C.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 D.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
A.18时~次日7时 | B.8时~当日16时 |
C.16时~次日8时 | D.6时~次日18时 |
我国首个火星基地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红崖地区建成,这里与火星环境特征类似的是
①以流水地貌为主 ②沙丘、砾石遍布
③大气的主要成分 ④昼夜间温差较大
①以流水地貌为主 ②沙丘、砾石遍布
③大气的主要成分 ④昼夜间温差较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随着我国交通建筑技术的进步,隧道的修建日趋普遍,下图示意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记录的学校周边一隧道内部和外部1月和7月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表示7月隧道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15时太阳辐射量最大 | B.内部温差比外部大 |
C.午后内外的温差最大 | D.冬偏暖夏偏凉 |
A.黑龙江省 | B.四川省 | C.广东省 | D.甘肃省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请分析该国南部地势状况,并说明理由。
(2)5月份是该国最热的月份,请结合图乙分析其原因。
材料:图甲是某国轮廓简图,图乙是该国气温降水图。

(1)请分析该国南部地势状况,并说明理由。
(2)5月份是该国最热的月份,请结合图乙分析其原因。
某中学地理探究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下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探究结果表明( )
【小题2】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减弱噪声 ④吸烟滞尘 ⑤防风固沙

【小题1】探究结果表明( )
A.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 | B.林地的年均温差大,裸地的年均温差小 |
C.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 | D.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 |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减弱噪声 ④吸烟滞尘 ⑤防风固沙
A.①② | B.②⑤ | C.③④ | D.③⑤ |
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的约3800米,降水资料如图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 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



(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持特征,并简述原因。
(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
(3)指出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
(4)说明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这些气象灾害的作用。
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的约3800米,降水资料如图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 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



(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持特征,并简述原因。
(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
(3)指出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
(4)说明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这些气象灾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