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陆地和海洋
- + 天气与气候
- 多变的天气
-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 世界的气候
- 居民与聚落
- 发展与合作
- 资源与环境问题
- 东半球的地区和国家
- 西半球的地区和国家
- 极地地区
- 中国地理
读图9,回答:

【小题1】导致图中L地与Q处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导致图中L地与Q处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植被 |
A.M海区属于印度洋 | B.Q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
C.该区域为热带草原景观 | D.油橄榄是该区域主要农作物之一 |
下图为非洲大陆年均温点位分布图(单位:摄氏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非洲大陆南、北两端的年均温相差不大,主要是因为两地
【小题2】下列非洲大陆年均温分布示意图中,绘制较为准确的是


【小题1】非洲大陆南、北两端的年均温相差不大,主要是因为两地
A.夏季降水较多 | B.地形条件相同 |
C.位于沿海地区 | D.纬度位置相近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戚下列各要求。

(1)分析干热的气候特征对河流的影响。
(2)分析沙特阿拉伯是全球海水淡化量最大国家的原因。
(3)艾卜哈是沙特阿拉伯难得的避暑胜地,据图简析其形成原因。
沙特阿拉伯面积约22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800万。经济以石油为支柱,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已成为世界上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气候干热是沙特阿拉伯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只有艾卜哈等少数地区降水较多。

(1)分析干热的气候特征对河流的影响。
(2)分析沙特阿拉伯是全球海水淡化量最大国家的原因。
(3)艾卜哈是沙特阿拉伯难得的避暑胜地,据图简析其形成原因。
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周边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图中S附近区域等固态降水率线向西南方向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洋流 |
A.受暖流影响,冬季降水多 |
B.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高 |
C.距海洋较近,冬季降水多 |
D.距海洋较近,冬季气温高 |
下图为“澳大利亚某区域略图”及“澳大利亚水系图”,图中丙湖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不到120毫米,而年蒸发量达2500毫米,湖泊经常干涸。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丙湖经常干涸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
(2)2013年1月上旬,乙岛气温高达40 ℃,极端高温助长了森林大火,该岛经济损失严重。分析乙岛森林大火受灾区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______________。甲河的主要流量于降水丰富的东部高地,其中下游的流量反而不断减少。为使中下游发展农牧业,当地修建了引水工程。但在引水灌溉过程中也引发了一些生态问题,如下图为灌溉增加引起的生态问题示意图。

(3)图中字母对下列选项对应关系是:A_____B______C_____D_______(填数字)
①种植业减产②径流减少③地下水位升高④用水成本增加
(4)简述地理环境整体性对我们的启示_____________。

(1)分析丙湖经常干涸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
(2)2013年1月上旬,乙岛气温高达40 ℃,极端高温助长了森林大火,该岛经济损失严重。分析乙岛森林大火受灾区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______________。甲河的主要流量于降水丰富的东部高地,其中下游的流量反而不断减少。为使中下游发展农牧业,当地修建了引水工程。但在引水灌溉过程中也引发了一些生态问题,如下图为灌溉增加引起的生态问题示意图。

(3)图中字母对下列选项对应关系是:A_____B______C_____D_______(填数字)
①种植业减产②径流减少③地下水位升高④用水成本增加
(4)简述地理环境整体性对我们的启示_____________。
下图中岛屿上鸟类众多;岛农长期种植甘蔗,蔗糖生产是该岛重要的支柱产业。近年,该岛蔗糖单产下降,总产量也下降,蔗农收入减少。回答问题。

众多鸟类居住在该岛东南部,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众多鸟类居住在该岛东南部,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光照 | B.热量 | C.降水 | D.洋流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气温年较差大 |
B.温哥华1月气温比其东侧大陆同纬度地区高 |
C.图中7月等温线走向只跟地形有关 |
D.该区域夏季降水多于冬季 |
读某大陆局部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a、b、c三个自然带分别为
【小题2】a自然带西部直逼海岸的原因是受
①东北信风的影响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③人类活动的影响
④沿岸寒流的影响
【小题3】形成a、b、c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图中a、b、c三个自然带分别为
A.热带雨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 |
B.热带荒漠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
D.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①东北信风的影响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③人类活动的影响
④沿岸寒流的影响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水分地形 | B.地形、土壤 |
C.热量、水分 | D.土壤、热量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图中P处等温线分布影响较大的因素有( )
【小题2】图示大陆( )
【小题3】图示月份,北京( )

【小题1】对图中P处等温线分布影响较大的因素有( )
A.太阳辐射 | B.海陆分布 | C.地形 | D.洋流 |
A.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 | B.地形以低缓的高原为主 |
C.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 | D.北部沿海平原多于南部 |
A.寒冷干燥 | B.温和湿润 | C.高温多雨 | D.炎热干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