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8号台风“玛莉亚”于7月11日在福建沿海登陆,并带来强降水。下图为天气系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能正确反映“玛莉亚”天气系统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60°N附近海域 | B.15°N附近海域 | C.15°S附近海域 | D.赤道附近海域 |
台风“山竹”于2018年9月7日20时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山竹”经过的海面,是太平洋最暖的“暖池”,于16日17时在广东登陆。下图为2018年9月17日0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题1】台风“山竹”( )
A.形成于太平洋赤道海域 | B.近地面气流为逆时针运动 |
C.生成后持续减弱直至消失 | D.缓解了长江流域的伏早 |
A.东南风 | B.西南风 | C.正北风 | D.西北风 |
A.松嫩平原春耕正忙 | B.成都平原落叶林枯萎 |
C.华北平原秋高气爽 | D.华北河流正值结冰期 |
形成于热带洋面的台风,登陆时伴随狂风、暴雨、风暴潮,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读下图“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1981-2010年)”。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可知
A.台风只在夏秋季节才会形成 | B.夏秋季是防范台风的重点时段 |
C.我国全年均会受到台风影响 | D.夏季生成个数多,登陆个数少 |
①加强监测和预报
②沿海渔船及时回港避风
③出行建议乘坐飞机
④及时转移低洼地区居民
⑤农田夜间防御霜冻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③④⑤ | D.②③⑤ |
材料一:下图为“2018年9月15日台风‘山竹’路径概率预报图”。

材料二:截至2018年9月18日17时,台风“山竹”已造成广东、广西、海南、湖南、贵州5省(区)近300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2亿元。
(1)实时跟踪台风“山竹”路径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2)受台风“山竹”影响,甲、乙两省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 ,原因是 、 。
(3)台风“山竹”不仅带来强风、暴雨等气象灾害,还会诱发 等地质灾害。
(4)假如你是广东省的一名中学生,你准备如何应对台风“山竹”?
2019年8月10日1时45分许,台风“利奇马”的中心在浙江省温岭市城南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6级(52m/s),中心最低气压为930百帕 。登陆后,“利奇马”强度开始迅速减弱,并逐渐转向偏北方向移动。8月12日2时许,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定其已转化为副热带风暴。当日5时许,“利奇马”穿过山东半岛移入莱州湾海面,并开始回旋打转,强度继续减弱。台风“利奇马”具有登陆强度强、陆上滞留时间长、风雨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灾害影响重等特点。
【小题1】影响利奇马移动方向的因素有( )
A.副热带高压 | B.地转偏向力 | C.亚洲高压 | D.低纬信风 |
A.缓解江苏的旱情 | B.钱塘江口发生海啸 |
C.上海大量航班被取消 | D.连云港市泥石流 |
2018年9月16日年度最强台风“山竹”登陆广东,对登陆地区造成了强烈破坏。下图为2018年9月15日07时超强台风“山竹”的位置与浪高等值线图。
【小题1】图中M、N两地相比( )
A.风力:M>N,浪高:M>N | B.风力:M>N,浪高:M<N |
C.风力:M<N,浪高:M<N | D.风力:M<N,浪高:M>N |
A.西北风 | B.西南风 | C.东北风 | D.东南风 |
A.正向西偏北方向移动 | B.四周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
C.正向东偏北方向移动 | D.中心气压值最低、风力最强 |
西北太平洋是地球上形成台风最多的海域(左图)。2018 年 9 月 16 日,台风“山竹”在强大的副高引导下(右图)登陆我国,造成近 300 万人受灾,经济损失约 52 亿元。
广阔的高温洋面、充足的水汽供应、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等是台风形成的重要条件。当台风遭遇较弱冷空气活动时,冷暖空气相互作用往往使台风风力增强、降水增多,但较强的冷空气活动会破坏台风结构,使其减弱甚至消失。通常副高外围气流是西北太平洋台风移动的主要引导气流,台风在其影响下,多沿副高边缘移动。

(1)据图描述西北太平洋台风发生源地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赤道和 30°N 附近台风形成较少的原因。
(3)推测台风“山竹” 最可能在我国登陆的省区,并说明理由。
(4)分析与夏季相比,西北太平洋秋季台风登陆位置偏南,且超强台风更多的原因。
A.0º—10ºN的洋面 | B.5ºN—20ºN的洋面 |
C.20ºN—35ºN的洋面 | D.40ºN—55ºN的洋面 |

【小题1】“山竹”登陆时,台湾岛、海南岛此时的所吹风向分别是
A.偏东风 | B.偏南风 | C.偏北风 | D.偏西风 |
A.珠海大量航班取消 | B.重庆部分房屋倒塌 |
C.广西东部地区高铁停运 | D.贵州东北部学校停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