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 中国的地质灾害
- 中国的水文灾害
- + 中国的气象灾害
- 我国的旱灾
- 我国的台风灾害
- 我国的寒潮灾害
- 我国的气象灾害多发区
- 中国的生物灾害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下图近60年中国西南地区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变化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西南地区2000-2010年间与前50年比较降水和气温的总体变化趋势,指出可能发生的一种突出气象灾害,分析其形成的自然成因(10分)。
读下图近60年中国西南地区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变化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西南地区2000-2010年间与前50年比较降水和气温的总体变化趋势,指出可能发生的一种突出气象灾害,分析其形成的自然成因(10分)。
(24分)
材料一:冬春季节,频繁南下的冷气团造成有些地区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而上层气温仍然高于0℃,使得上层云中的水滴一直保持液态。当雨滴落入近地面空气层后冷却,并在较冷的地表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气象学上称为“冻雨”。下图甲是“2011年1月2~3日我国冻雨区预报图”。图乙是“鄱阳湖周围地区图”。

材料二:脐橙栽培要求年平均气温为17~20℃,≥10℃的年活动积温为5800~6500℃,1月平均气温在6℃以上,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有人指出在赣南地区种植脐橙与鄱阳湖生态环境恶化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1)图甲中贵州省是我国出现冻雨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危害程度最重的省份。从天气系统和地形两方面分析其自然原因。并说明冻雨对种植业的主要影响(8分)
(2)分析图乙中鄱阳湖周围地区主要突出的经济活动(8分)
(3)根据以上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你是否赞成在赣南地区种植脐橙,并说明理由(8分)
材料一:冬春季节,频繁南下的冷气团造成有些地区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而上层气温仍然高于0℃,使得上层云中的水滴一直保持液态。当雨滴落入近地面空气层后冷却,并在较冷的地表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气象学上称为“冻雨”。下图甲是“2011年1月2~3日我国冻雨区预报图”。图乙是“鄱阳湖周围地区图”。

材料二:脐橙栽培要求年平均气温为17~20℃,≥10℃的年活动积温为5800~6500℃,1月平均气温在6℃以上,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有人指出在赣南地区种植脐橙与鄱阳湖生态环境恶化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1)图甲中贵州省是我国出现冻雨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危害程度最重的省份。从天气系统和地形两方面分析其自然原因。并说明冻雨对种植业的主要影响(8分)
(2)分析图乙中鄱阳湖周围地区主要突出的经济活动(8分)
(3)根据以上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你是否赞成在赣南地区种植脐橙,并说明理由(8分)
自然灾害
下图为我国2014年3月1日气象旱涝灾害分布图,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图中我国气象灾害重灾区A、B、C对应的地形区名称,简述该地区严重干旱对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10分)
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我国2014年3月1日气象旱涝灾害分布图,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图中我国气象灾害重灾区A、B、C对应的地形区名称,简述该地区严重干旱对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10分)
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我国西北某地区粮食种植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当该地区部分耕地受灾时,全区粮食年产量发生变化。图示意该地区粮食年产量与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对应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地区粮食年产量与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2)说出该地区为防治旱灾在农业生产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我国西北某地区粮食种植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当该地区部分耕地受灾时,全区粮食年产量发生变化。图示意该地区粮食年产量与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对应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地区粮食年产量与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2)说出该地区为防治旱灾在农业生产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冰雹灾害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危害。下图为某区域冰雹次数等值线(单位:次/年)分布图。

(1)试分析该区域冰雹空间分布特征。
(2)说明冰雹给该区域带来的危害。
冰雹灾害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危害。下图为某区域冰雹次数等值线(单位:次/年)分布图。

(1)试分析该区域冰雹空间分布特征。
(2)说明冰雹给该区域带来的危害。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⑴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我国两个干旱严重的地区,分别说明其干旱形成的季节及自然原因。
⑵请你为减轻我国旱灾提出相应的措施。(9分,回答3点即可)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 | 春雨 | 夏雨 | 秋雨 | 冬雨 |
华北平原 | 9.8 | 73 | 13 | 4.2 |
长江中下游平原 | 22 | 45 | 18 | 15 |
华南 | 11 | 43 | 39 | 7 |
⑴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我国两个干旱严重的地区,分别说明其干旱形成的季节及自然原因。
⑵请你为减轻我国旱灾提出相应的措施。(9分,回答3点即可)
自然灾害与防治
热带气旋是形成于水温在26℃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广阔海面上的气旋性环流。发生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的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下图是该海域1981~2010年台风各月多年平均发生次数的统计情况。

概括该海域台风灾害月际分布特点,并说明8月份台风发生次数最多的原因。
热带气旋是形成于水温在26℃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广阔海面上的气旋性环流。发生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的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下图是该海域1981~2010年台风各月多年平均发生次数的统计情况。

概括该海域台风灾害月际分布特点,并说明8月份台风发生次数最多的原因。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低温冷害对其产量影响很大。读东北地区夏季低温冷害发生频率分布图。

描述东北地区夏季低温冷害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列举主要影响因素。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低温冷害对其产量影响很大。读东北地区夏季低温冷害发生频率分布图。

描述东北地区夏季低温冷害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列举主要影响因素。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示意2014年7月18~19日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期间海南岛的降水量分布。

(1)分别指出台风“威马逊”在甲、乙两地诱发的次生灾害。(4分)
(2)在“威马逊”登陆前,气象部门向社会发布了防御指南。请列举防御指南中主要的应对措施。(6分)
下图示意2014年7月18~19日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期间海南岛的降水量分布。

(1)分别指出台风“威马逊”在甲、乙两地诱发的次生灾害。(4分)
(2)在“威马逊”登陆前,气象部门向社会发布了防御指南。请列举防御指南中主要的应对措施。(6分)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为我国2014年入汛以后部分地区主要降水、高温天气分布图。

分析川渝地区灾情严重的主要原因,并谈谈我们应如何做好防灾、减灾的工作。

分析川渝地区灾情严重的主要原因,并谈谈我们应如何做好防灾、减灾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