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 + 中国的地质灾害
- 我国的地震灾害
- 我国的滑坡灾害
- 我国的泥石流灾害
- 我国的地质灾害多发区
- 中国的水文灾害
- 中国的气象灾害
- 中国的生物灾害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07年6月3日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发生里氏6.4级地震。2008的8月20日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境内又发生里氏5.9级地震。地震给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损失。
(1)简述两地地震频发的原因。
(2)描述M省所在主要地形区突出的地貌特征。

材料:2007年6月3日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发生里氏6.4级地震。2008的8月20日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境内又发生里氏5.9级地震。地震给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损失。
(1)简述两地地震频发的原因。
(2)描述M省所在主要地形区突出的地貌特征。
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8月7日23~24时的1h降雨量达77.3mm,位于舟曲的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泥石流形成区(三眼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828m,流域最低点海拔1340m;罗家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794m,最低点入河口处为1330m),暴雨形成强大洪水依次冲毁两条沟内的天然堆石坝和人工拦挡坝,形成规模巨大的高容重黏性泥石流,泥石流冲出总量和泥沙总量分别为144.2×104m3和97.7×104m3;泥石流携带具有强大冲击力的巨石冲毁房屋5500余间。
材料二 舟曲县城泥石流流域图

(1)分析舟曲泥石流流域的地形特征及其主要地质作用。
(2)自道光三年(1823年)以来至2009年的186年间,三眼峪沟泥石流沟曾11次给舟曲县城造成危害,但县城范围仍在不断扩大;罗家峪沟为一条低频率泥石流沟,近几十年来没有爆发过泥石流。据材料一、二,分析造成此次特大泥石流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该次地质灾害诱发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 2010年8月7日23~24时的1h降雨量达77.3mm,位于舟曲的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泥石流形成区(三眼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828m,流域最低点海拔1340m;罗家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794m,最低点入河口处为1330m),暴雨形成强大洪水依次冲毁两条沟内的天然堆石坝和人工拦挡坝,形成规模巨大的高容重黏性泥石流,泥石流冲出总量和泥沙总量分别为144.2×104m3和97.7×104m3;泥石流携带具有强大冲击力的巨石冲毁房屋5500余间。
材料二 舟曲县城泥石流流域图

(1)分析舟曲泥石流流域的地形特征及其主要地质作用。
(2)自道光三年(1823年)以来至2009年的186年间,三眼峪沟泥石流沟曾11次给舟曲县城造成危害,但县城范围仍在不断扩大;罗家峪沟为一条低频率泥石流沟,近几十年来没有爆发过泥石流。据材料一、二,分析造成此次特大泥石流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该次地质灾害诱发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某游客的游记—广西的沌湖事件令我记忆尤新。3月5日在沌湖附近游玩,突然感觉脚底一晃,但巨响之后就再也没有动静,只是溯面开始急剧下降。第二天,湖水已经消失大半,有的地方露出了湖底。昨日被吓坏的村民又迎来了惊喜:湖水没了,留下了数不尽的鱼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以下最有可能导致沌湖一夜间“消失”的原因是( )
【小题2】下列自然景观的形成,与游记中所述现象成因类型相似的是( )
【小题1】以下最有可能导致沌湖一夜间“消失”的原因是( )
A.附近矿山采矿引起地面沉降 |
B.当地地下暗河的崩塌 |
C.下游地区抽水和回灌 |
D.当地特殊的捕鱼方式 |
A.广东灿若明霞的丹霞山 |
B.甘肃张掖的彩色丘陵 |
C.云南石林的阿诗玛石峰 |
D.横断山区山高谷深 |
2016年2月6日早晨3时57分,台湾高雄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当地已有多幢大楼倒塌,此次地震的成因图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湖南张家界某山区公路号称“九十九道弯”,弯弯紧连,似玉带环绕。读该山区公路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公路“弯弯紧连”的目的是
【小题2】在修建该公路时应特别防范的地质灾害是

【小题1】该公路“弯弯紧连”的目的是
A.减小线路坡度,保障行路安全 |
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观光旅游 |
C.通往更多村落,促进经济发展 |
D.增加线路密度,构建交通网络 |
A.火山 | B.滑坡 | C.干旱 | D.台风 |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中国国家地理》发起的“圈点新天府”评选活动公布了十大“新天府”的排名:成都平原、台湾嘉南平原、伊犁河谷、山东半岛、闽南丘陵平原、三江平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呼伦贝尔、苏北平原、宁夏平原。终审委员会的各位专家对这些地方的评语多集中于富饶、生态良好、居民安居乐业等几个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国国家地理》此次评选所倡导的人类与自然、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要和谐相处;发展要适度与可持续。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现代文明世界“新天府”应遵从的理念。
材料二 十大“新天府”位置示意图

(1)成都平原“天府之冠”地位难撼,请分析其农业生产优越的自然条件。
(2)描述数码⑤附近的黄河段水文特征。
(3)数码⑦处附近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请分析其成因。
材料一 由《中国国家地理》发起的“圈点新天府”评选活动公布了十大“新天府”的排名:成都平原、台湾嘉南平原、伊犁河谷、山东半岛、闽南丘陵平原、三江平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呼伦贝尔、苏北平原、宁夏平原。终审委员会的各位专家对这些地方的评语多集中于富饶、生态良好、居民安居乐业等几个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国国家地理》此次评选所倡导的人类与自然、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要和谐相处;发展要适度与可持续。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现代文明世界“新天府”应遵从的理念。
材料二 十大“新天府”位置示意图

(1)成都平原“天府之冠”地位难撼,请分析其农业生产优越的自然条件。
(2)描述数码⑤附近的黄河段水文特征。
(3)数码⑦处附近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请分析其成因。
读中国局部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②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61亿立方米、⑤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 338亿立方米,造成二者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图示流域中,在夏秋季节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较小的是( )

【小题1】②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61亿立方米、⑤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 338亿立方米,造成二者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高低的差异 |
B.锋面影响时间长短的差异 |
C.流域面积大小的差异 |
D.地形地势的差异 |
A.②的中游地区 | B.③流域 |
C.④的上游地区 | D.⑤的上游流域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分析堰塞湖形成后对上下游造成的影响。
(3)指出人工泄流槽的形态变化最明显的时间段并从地质条件及外力作用分析原因。
(4)说明此次人工干预泄流的意义。
2018年10月11日和11月3日,川藏交界金沙江岸先后发生两次山体滑坡,滑坡堰塞体(砂石比约70%)堵塞金沙江导致断流并形成堰塞湖。第一次滑坡形成的堰塞湖在两天后自然泄流,第二次滑坡后堰塞坝比第一次高60-100米,预计需12天才能自然泄流,堰塞湖水量将达7.7亿m3,是第一次的三倍。经救援人员连日奋战,在堰塞体上挖掘泄流槽后成功提前泄流。
(2)分析堰塞湖形成后对上下游造成的影响。
(3)指出人工泄流槽的形态变化最明显的时间段并从地质条件及外力作用分析原因。
(4)说明此次人工干预泄流的意义。
2016年8月4日,强降雨造成我国云南省芒市发生泥石流、滑坡,导致芒市至瑞丽方向的龙瑞高速公路交通中断。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泥石流、滑坡属于( )
【小题2】云南省8月份降水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

【小题1】泥石流、滑坡属于( )
A.气象灾害 | B.海洋灾害 |
C.生物灾害 | D.地质灾害 |
A.台风影响明显 | B.盛行西南季风 |
C.地形抬升明显 | D.准静止锋影响 |
2018 年 9 月 16 日,强台风“山竹”在广东沿海登陆。下图示意“山竹”经过广东江门市时的风速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山竹”水平气流的是
【小题2】9 月 16 日 19 时,位于江门市以北的佛山市
【小题3】“山竹”过境可能发的地质灾害是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山竹”水平气流的是
A.![]() | B.![]() | C.![]() | D.![]() |
A.气压升高 | B.风速减弱 | C.风向偏南 | D.雨势增强 |
A.风灾、沙尘暴 | B.地震、火山喷发 | C.海啸、洪灾 | D.滑坡、泥石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