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叙利亚及周边地区图(左图)。
材料二:塔尔图斯和巴尔米拉两地气候比较图(右图)

材料三:2007年至2010年间,叙利亚地区发生了该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旱灾,肆虐的灾害对当地农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大约有150万人从受旱灾影响的郊区逃亡到城市。
简析叙利亚此次旱灾严重的原因。

湖北枣阳某农民查看因干旱绝收的玉米
【小题1】该图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是( )
A.泥石流 | B.风暴潮 | C.干旱 | D.盐渍化 |
A.吞没城镇、道路和田园 | B.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 |
C.交通、输电、输水线路中断 | D.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毁坏农作物 |


【小题1】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的进退 | B.海陆位置不同 |
C.台风影响先后 | D.用水季节变化 |
A.人口稀少 | B.经济落后 | C.平原地形 | D.高原和盆地 |
材料一:2006年12月9日,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冠”在蓝天的映衬下清晰可见(下左图)。而2008年11月11日航拍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峰顶,由冰川和积雪组成的白色雪冠已经所剩无几(下右图)。

材料二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前夕,中美两国分别宣布了各自的二氧化碳减排策略。新华网北京11月26日:中国26日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新华网华盛顿11月25日:美国白宫25日宣布,美国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
(1)材料一显示乞力马扎罗山冰川正在消失,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2)根据课本知识,结合材料一,简述发生这类现象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3)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自救和互救包括灾前准备、灾中救助和灾后自我保护三个方面。自救和互救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和应急避难场所是灾前准备的重要手段。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A.旱灾 | B.泥石流 | C.洪涝 | D.寒潮 |
A.遭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山坡转移 |
B.地震发生时,应及时撤离到安全地带 |
C.若洪水来袭,应尽量逃向地势高的地方 |
D.地震发生后,应立即返回家中抢救财产 |
A.专为市民躲避地震提供避难空间 | B.应配备充足的水源和基本救生物资 |
C.适合建在地形平坦开阔的远郊区县 | D.平常可用作大型停车场使用 |
材料一:安徽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近年来农业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材料二:马鞍山市因钢而兴,亦曾因钢而痛,污水、废气和残渣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在马鞍山市正在实施产业转型。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包括合肥、马鞍山在内的安徽8个城市入选并纳入其中,为安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材料三:下图为安徽区域示意图和2015年马鞍山市产业结构图。


(1)若甲、乙两地过度发展种植业,分别说出两地易广泛产生的生态破坏问题,并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
(2)简述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入的社会优势。
(3)归纳2015年马鞍山市产业结构的特点,并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为马鞍山市的产业转型提出合理建议。

(1)指出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遭受百年来严重旱情的原因有哪些?
(2)评价“澜沧江—湄公河”的航运条件。
(3)湄公河下游是世界著名的粮仓,指出该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简述其水稻种植业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绿肥作物是以其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或沤、堆制肥为主要用途的栽培植物总称,多在稻田、棉田、麦田、果园、茶国等地种植,除用以改良土壤以外,也可作为饲草,或作为覆盖作物栽培以抑制杂草等。绿肥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分布很广,有间种、套种、混种、插种等多种种植方式,群众对种植绿肥作物深有体会地说:“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题。【小题1】我国南方的茶园中,常利用茶园行间种植绿肥作物,以提高茶叶品质,其原理是
A.增加空气湿度,改变茶园小气候 | B.抑制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 |
C.调整土壤温度,减轻冻害的威胁 | D.杜绝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 |
A.旱涝 | B.冻害 | C.高温 | D.大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