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题:

【小题1】图示地区进行交通运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地质灾害是
① 地震 ②水土流失 ③冻土
④ 滑坡 ⑤泥石流 ⑥暴雨
A.①②④B.③④⑤C.①⑤⑥D.①④⑤
【小题2】下列对玉树地区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气候干燥,气温年较差大
B.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D.终年寒冷,降水较多而均匀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灾害角度考虑,此幅漫画的标题应为 ,长三角地区此种地质灾害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2)此种地质灾害该如何有效控制。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造成同一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们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②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圈层中
③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 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当河流水位较低,导致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近年,广东省滥采河砂行为愈演愈烈,致使江河下游河床变低。下表为“2013年杭州湾、珠江口风暴潮与咸潮发生次数和时间统计数据”。
地点
风暴潮
咸潮
次数
具体时间
次数
具体时间
杭州湾
3次
7月12—13日
8月21—22日
10月6—7日
2次
8月21—23日
10月4—6日
珠江口
3次
7月1—2日
8月13—15日
9月21—23日
4次
12月12—15日
1月6—10日
1月23—24日
2月19—26日
 
材料二:下图为“2013年珠江口沿海海平面变化图”

(1)根据表1分析,杭州湾、珠江口风暴潮多发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季节,两地风暴潮多发的共同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风暴潮造成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2013年珠江口咸潮主要发生于__________(填季节),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5分)
(4)防御海洋自然灾害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3分)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雪灾是由于大量降雪与积雪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危害和损失的一种气象 灾害。据此回答
(1)下图表示“寒潮—大风—雪灾”灾害链。读图并将下列选项前的字母填在与图中数码相应的空格内。( 8分 )

A.雪灾    B.低温   C.垮堤坝    D.生物冻害   E.大气污染
,③________,④ ,⑤
(2)2008年1月至2月,我国南方遭遇了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罕见雪灾。读中国部分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此次雪灾期间,A省与其东部纬度更低的B、C、D、E、F等省不同,没有出现严重雪灾。请根据我国部分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分布特征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原因。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图14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图中“全年旱”的地区是    区(写序号)。③区旱灾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试简述其原因。
(2)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是 区(写序号),说明判断依据。
(3)图中“旱灾粮食损失量占本区气象灾害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A)”最低的地区是
区(写序号)。影响该区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
(4)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域分布图,判断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地貌景观特征是()
A.植被稀少,广布沙质和砾质荒漠
B.地表崎岖,岩石裸露、石漠化
C.土壤贫瘠,形成红色荒漠
D.地表破碎,千沟万壑
【小题2】不可能在该区域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A.泥石流B.台风C.沙尘暴D.地震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面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判断下列各题。

【小题1】P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
A.海陆位置不同B.夏季风的进退
C.台风影响先后D.用水季节变化
【小题2】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 )
A.人口稀少B.经济落后
C.高原和盆地D.平原地形
【小题3】能起到旱涝兼治的工程措施是( )
A.加强监测预报B.进行水利建设
C.疏散重灾区人口D.改变水循环模式.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滑坡产生于特定的地质环境中,是以重力为主要的自然营力作用下或在人类工程
活动影响下发生发展的斜坡变形运动,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具有数量多,规模
大,分布广,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等特点。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为:一是地质条件
和地貌条件,这是滑坡发展的内在因素;二是内外营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这是滑
坡发生的诱发因素。
材料二:图为“中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图”。

材料三:下表是对重庆地区已发生的577个滑坡的统计分析。

(1)根据材料一和二,判断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主要分布在下列         地区(填入下列字母代号),原因是    。(5分)
A.青藏高原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
E.四川盆地周边地区
(2)根据材料三,滑坡与   雨的关系最为密切,试分析滑坡与降水时空分布的关系。(5分)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2013年7月16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东南沿海强台风警报,福建省政府要求各级领导和防汛台责任人按预案及时进岗到位,要及时对人员转移、沿海防风、水库保安、小流域山洪与地质灾害等作出部署,落实船只避风措施。要重点对各类风景区游客特别是散客情况全面排查,适时关闭景点;科学调度,落实水利工程保安措施;认真做好小流域山洪和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台风对我国的影响主要有哪些?(6分)
(2)遭遇台风前个人可采取哪些应急措施以自救?(4分)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