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读表回答问题
【小题1】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2】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经纬度位置 | 1月平均气温(℃) | 7月平均气温(℃) | 年降水量(mm) | 多年平均暴雨日数(天) |
33°N,98°E | -12.8 | 8.7 | 561.4 | <0.2 |
【小题1】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植被 |
A.雪灾 | B.台风 | C.泥石流 | D.暴雨洪涝 |
2016年9月15日,超强台风“莫兰蒂”于北京时间3:05在福建厦门翔安登陆。和夏天生成的台风相比,台风“杜鹃”移动路径偏南。读台风“杜鹃”移动路径图和不同时段秀屿区受台风影响的天气状况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5:00厦门出现大风的主要风向是
【小题2】台风“莫兰蒂”移动路径偏南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5:00厦门出现大风的主要风向是
A.西南风 | B.西北风 | C.东南风 | D.东北风 |
A.副热带高压北移 | B.副热带高压南移 |
C.东北信风南移加强 | D.东北信风北移加强 |
一个记者报道:凌晨3时10分,一个沉闷的声音突然响起,从窗外望去,地平线上有耀眼的光出现,大地剧烈地抖动起来,很多人来不及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被埋在倒塌的房屋里。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小题1】该现象发生的地质灾害属于( )
A.泥石流 | B.地震 |
C.火山喷发 | D.滑坡 |
A.主要发生于海洋边缘地带 |
B.会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
C.纯属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 |
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加强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
A.听天由命,无法抗拒 |
B.虔诚祷告,祈求神灵保佑 |
C.灾害发生时尽可能跑出房屋,必要时可跳出窗外 |
D.通过对地质、生物、水文等的观测,对此灾害进行预报 |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读中国地震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由图中内容分析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灾情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由图中内容分析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多西少 | B.西部灾情重于东部 |
C.西藏和台湾是地震多发区 | D.地震都在板块交界处 |
A.随着科技发展,经济损失下降 |
B.人口密度加大,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上升 |
C.经济飞速发展,防震、抗震设施落后,经济损失上升 |
D.科技进步,抗震能力提高,死亡人数下降 |
青藏高原是我国地震频发地区。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6 年 1 月 21 日,青藏高原东北部某地发生 6.4 级地震,震源深度 10 千米 地震发生后,甲村的地震烈度大于乙村。该地区冬、夏季多为偏南风。
(1)引起该次地震的是哪两大板块?地震烈度甲村大于乙村的判断理由是什么?
(2)分析影响图示震区开展救灾工作的不利自然条件。
(3)该震区可以采取哪些抗震救灾措施?
(4)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有专家认为丙村不适合原址重建。说明丙村需要异地重建的依据。

2016 年 1 月 21 日,青藏高原东北部某地发生 6.4 级地震,震源深度 10 千米 地震发生后,甲村的地震烈度大于乙村。该地区冬、夏季多为偏南风。
(1)引起该次地震的是哪两大板块?地震烈度甲村大于乙村的判断理由是什么?
(2)分析影响图示震区开展救灾工作的不利自然条件。
(3)该震区可以采取哪些抗震救灾措施?
(4)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有专家认为丙村不适合原址重建。说明丙村需要异地重建的依据。
2007年6月12日,中国气象局公布实施《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 把台风预警信号分为四级,用不同颜色表示级别高低。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台风预警信号中,级别最高的是
A.黄色 | B.橙色 | C.蓝色 | D.红色 |
A.加固门窗,广告牌等搭建物 | B.利用气象卫星对台风跟踪监测 |
C.立即离开桥梁、陡坡等危险地段 | D.注意收听收看台风的有关信息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湖北枣阳某农民查看因干旱绝收的玉米
【小题1】该图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是( )
【小题2】该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是( )

湖北枣阳某农民查看因干旱绝收的玉米
【小题1】该图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是( )
A.泥石流 | B.风暴潮 | C.干旱 | D.盐渍化 |
A.吞没城镇、道路和田园 | B.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 |
C.交通、输电、输水线路中断 | D.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毁坏农作物 |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
【小题2】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 )


【小题1】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的进退 | B.海陆位置不同 |
C.台风影响先后 | D.用水季节变化 |
A.人口稀少 | B.经济落后 | C.平原地形 | D.高原和盆地 |
易发生滑坡地区的地理特征,可能是( )
①地形崎岖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③地震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①地形崎岖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③地震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