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由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①洪水 ②干旱 ③台风 ④泥石流 ⑤寒潮
【小题2】我国易发生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有( )
【小题1】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①洪水 ②干旱 ③台风 ④泥石流 ⑤寒潮
A.①②③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⑤![]() | D.①③ |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 B.气候复杂多样![]() | C.地形复杂多样 | D.海岸线长 |
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灾害比在西部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的原因是( )
A.东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度大![]() | B.东部距离海洋近 |
C.西部地区地形状况复杂![]() | D.东部地区平原面积广大 |
雪崩是积雪在陡峭山体发生的一种瞬间崩落现象,运动速度快,冲击力大。1970年5月31日,甲市发生里氏7.6级地震,距该市130千米左右的山峰发生大规模雪崩。雪崩导致乙市在几分钟内全城被毁,两万多居民死亡。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材料可知,此次雪崩由于______破坏积雪稳定性,诱发雪崩( )
【小题2】雪崩是一种所有雪山都会有的地表冰雪迁移过程。据材料可知,此次雪崩的特点不包括( )
【小题3】自然灾害发生前一般是有先兆的。在山腰中行走,听到冰雪破裂声或隆隆的声音;积雪在30°-60°斜坡上,并且表层的积雪出现粗糖状的冰块,这些现象是_________灾害发生前的先兆( )
【小题4】若判断图中的雪崩是否到达乙市,最有价值的信息是雪崩的( )

【小题1】据材料可知,此次雪崩由于______破坏积雪稳定性,诱发雪崩( )
A.火山喷发 | B.地震 | C.飓风 | D.风暴潮 |
A.运动速度快 | B.破坏力大 | C.渐发性 | D.突然性 |
A.雪崩 | B.沙尘暴 | C.台风 | D.水灾 |
A.形成原因 | B.形成源地 | C.移动路径 | D.移动快慢 |
下图为“我国自然灾害脆弱性(即灾情区域差异)划分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自然灾害“中度脆弱”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
【小题2】下列地形区,属于自然灾害“重度脆弱”地区的是
【小题3】广东、江苏两省属于自然灾害“轻度脆弱”地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小题1】自然灾害“中度脆弱”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
A.第一级阶梯上 | B.第一、二级阶梯上 |
C.第三级阶梯上 | D.第二、三级阶梯上 |
A.青藏高原 | B.华北平原 | C.内蒙古高原 | D.塔里木盆地 |
A.地形地貌与气候 | B.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密度 |
C.国家政策与交通 | D.经济发展水平与抗灾能力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处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这反映出自然灾害分布的________性。
(2)图示范围属于世界的________自然灾害带。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地质灾害。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________(地质灾害)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造成________(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

(1)读图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处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这反映出自然灾害分布的________性。
(2)图示范围属于世界的________自然灾害带。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地质灾害。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________(地质灾害)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造成________(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
珠江三角洲开始再次发生咸潮危害,咸潮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咸潮的直接诱因就是南粤大地连年干旱,但海平面的升高和人类的无序采沙也会加剧咸潮的蔓延。以下措施可以减缓咸潮危害的是( )
A.修筑堤坝,抵御海水入侵 | B.上游水库开闸放水,增加河流入海量 |
C.挖采河沙,疏通河道 | D.减少地下水的抽取,多用河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