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其他海洋生物造成危害。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赤潮属于下列哪种灾害?( )
【小题2】赤潮的发生、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以下海区易发生赤潮的是( )。
【小题3】据上题赤潮发生、发展的规律推知,下列哪个地点是防治赤潮的重点区域?( )
【小题1】赤潮属于下列哪种灾害?( )
A.气象灾害 | B.洪水灾害 |
C.海洋灾害 | D.地质灾害 |
A.水温高,污染重,海域相对封闭 |
B.水温低,污染重,海域相对封闭 |
C.水温高,污染重,海域相对开阔 |
D.以上都不是 |
A.杭州湾 | B.莱州湾 |
C.辽东湾 | D.珠江口 |
下图为“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关于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3】人类在山区进行大规模的工程活动往往容易造成的地质灾害主要是( )。

【小题1】关于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 |
B.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
C.两种地质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 |
D.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 |
B.都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
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发生 |
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降低滑坡的发生频率 |
A.地震 | B.暴雨洪涝 |
C.滑坡 | D.火山喷发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2年11月初,意大利、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日本和美国阿拉斯加等地相继发生了里氏5.4~7.9级地震,前后共造成至少48人死亡。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8万多人死亡、失踪。2010年1月12日,加勒比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0级地震,至北京时间2010年2月23日,死亡人数达22.25万。2010年2月27日,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地震造成至少750人死亡,200多万人受伤。
材料二:2007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爪哇省因暴雨引发山体泥石流事件,造成81人失踪或死亡。事发当天是印度尼西亚海啸事故3周年纪念日,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亚齐地区发生里氏7.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印度洋大海啸,此次海啸造成沿海岸国家23万人死亡或失踪,2 852万人无家可归。
材料三:印度洋海域图。

(1)材料一所示国家都处在世界两条主要地震带上,即 和 ,其中日本和美国处于 地震带上,意大利和巴基斯坦处于 地震带上,而印度尼西亚则位于这两条地震带的交界处。
(2)材料二体现了自然灾害的 性和 性。印度尼西亚泥石流的发生除了与地震频繁、降水集中等自然因素有关外,还可能与该国人民 、 等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有关。
(3)结合材料三中的地震信息,在图上用实线画出印度洋地区的板块边界,注上板块名称,并分析破坏性地震主要集中在印度洋北部地区的原因。
材料一:2002年11月初,意大利、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日本和美国阿拉斯加等地相继发生了里氏5.4~7.9级地震,前后共造成至少48人死亡。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8万多人死亡、失踪。2010年1月12日,加勒比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0级地震,至北京时间2010年2月23日,死亡人数达22.25万。2010年2月27日,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地震造成至少750人死亡,200多万人受伤。
材料二:2007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爪哇省因暴雨引发山体泥石流事件,造成81人失踪或死亡。事发当天是印度尼西亚海啸事故3周年纪念日,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亚齐地区发生里氏7.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印度洋大海啸,此次海啸造成沿海岸国家23万人死亡或失踪,2 852万人无家可归。
材料三:印度洋海域图。

(1)材料一所示国家都处在世界两条主要地震带上,即 和 ,其中日本和美国处于 地震带上,意大利和巴基斯坦处于 地震带上,而印度尼西亚则位于这两条地震带的交界处。
(2)材料二体现了自然灾害的 性和 性。印度尼西亚泥石流的发生除了与地震频繁、降水集中等自然因素有关外,还可能与该国人民 、 等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有关。
(3)结合材料三中的地震信息,在图上用实线画出印度洋地区的板块边界,注上板块名称,并分析破坏性地震主要集中在印度洋北部地区的原因。
(十八)泥石流是我国一种多发的地质灾害,常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一批地理工作者对我国华北某省山区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划定了该区泥石流的高危区、中危区和低危区分布范围。
(1)该地区泥石流哪几个月份发生的概率比较高?为什么?
(2)判断图中1、2、3所示区域,哪一个是泥石流高危区,并说明理由。

一批地理工作者对我国华北某省山区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划定了该区泥石流的高危区、中危区和低危区分布范围。
(1)该地区泥石流哪几个月份发生的概率比较高?为什么?
(2)判断图中1、2、3所示区域,哪一个是泥石流高危区,并说明理由。
2009年4月26日,云南省威信县扎西镇小坝村羊梯岩发生山体滑坡,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关于滑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滑坡是由山洪水流激发的,是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
B.该滑坡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没有任何的先兆 |
C.该滑坡是持续降雨导致岩体顺层滑动,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 |
D.该滑坡的形成完全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
2006年夏季的某一天,贵州省境内某山体发生滑坡,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关于滑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滑坡是由山洪水流激发的,是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
B.该滑坡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没有任何的先兆 |
C.该滑坡的形成一般有三个因素控制:不稳定的山坡形态、软弱面的存在和破坏平衡的触发机制 |
D.该滑坡的形成完全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
在青藏高原修筑铁路,为防止泥石流或滑坡的发生,在设计中应注意( )
A.加固路基,并植树种草护坡 |
B.以桥代路 |
C.驱散积雨云,减少暴雨洪水发生 |
D.发射卫星及时监测灾害,进行卫星导航 |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突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除现代火山活动导致的灾害外,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每年都有发生。自然灾害表现出种类多、区城性特征明显、季节性和阶段性特征突出、灾害共生性和伴生性显著等特点。下图为我国台风、泥石流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图。

判断①②两种自然灾害的种类,并指出两种自然灾害共同的防御措施。

判断①②两种自然灾害的种类,并指出两种自然灾害共同的防御措施。
下列有关我国泥石流多发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②地势平坦,有利于洪水流动
③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
④植被破坏严重
⑤多山地
①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②地势平坦,有利于洪水流动
③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
④植被破坏严重
⑤多山地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③④⑤ |
我国华北、台湾等地区多地震的共同原因是( )
A.地形崎岖 |
B.位于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区 |
C.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碰撞边界 |
D.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挤压碰撞边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