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防治)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干热风又称“火风”,是小麦生长发育后期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是我国北方冬麦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干热风一般出现在5月初至6月中旬,此时正值华北、西北及黄淮地区小麦抽穗、扬花、灌浆时期,干热风导致植物蒸腾作用急速增大,造成小麦灌浆不足甚至枯萎死亡而减产。
材料二华北平原近50年来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如下图所示)。

(1)描述华北平原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特征。
(2)提出华北平原减轻干热风危害的具体应对措施。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分)
2013年3月11日,是日本9.0级大地震两周年纪念日,2011年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新华网莫斯科2013年2月14日电 俄罗斯紧急情部部门14日说,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当天发生7.3级地震,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也没有给当地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
(1)试分析日本地震多发的原因。(8分)
(2)分析比较两次地震所造成的灾害损失差异巨大的原因。(12分)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为“我国西南地区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描述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4分)
(2)推断这种变化可能产生的气象灾害,并简述其危害。(6分)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下图为北京市地形图。

材料二 2012年7月21日至22日早8点左右,图示地区遭遇61年来最大降雨,平均降水量达到170毫米;全市受灾人口190万人,损失近百亿元,造成78人遇难。
从地形角度分析北京市易遭受洪涝灾害的原因并写出这次暴雨可能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至少两种)。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略图”,完成下题。

【小题1】这种自然灾害在图中甲区域最易发生且造成严重影响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小题2】能快速有效地减轻上述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
A.建设水利工程B.营造海防林
C.改进耕作制度D.改进灌溉方法
【小题3】①地与②地相比( )。
A.酸雨危害更严重
B.无霜期更长
C.日照时数更多
D.水源条件更优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气候及其异常变化往往成为许多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读“我国四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地霜冻灾害比②④地频繁,试简析原因。
(2)②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但局部地区仍时有洪水发生,其原因是什么?
(3)③地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多发地区,与这里的哪些气候特点有关?
(4)危害④地农业生产最严重的生物灾害是什么,原因有哪些?它与什么一起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2)分别说明A、B地区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原因。
(3)C地区为什么多洪涝灾害?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北京时间2014年1月24日6时51分,台湾省宜兰县东部海域发生5.1级地震。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此次地震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
A.位于板块碰撞边界
B.岩层受挤压形成褶皱
C.地球内部岩浆的侵入
D.板块内部岩层发生断裂
【小题2】与地震有密切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有( )。
A.滑坡、泥石流
B.火山喷发、台风
C.洪涝、海啸
D.泥石流、火灾
【小题3】下列对滑坡和泥石流的正确叙述是( )。
A.泥石流是山区和平原都会暴发的特殊洪流
B.滑坡在平原上也常有发生
C.泥石流破坏力很强,而滑坡则无破坏力
D.滑坡会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地震和泥石流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各种地质灾害中,危害最大的是   ;它在我国多发的原因是  ;其分布特点是 ,灾情分布是
(2)图示各种地质灾害中,由外力作用引起的是   ;它在我国分布广的原因是
(3)从图中可看出,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与泥石流分布区有明显的相关性,试分析其原因。
(4)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5)我国近年来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有所下降,但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图1)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图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根据图1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大体是 ,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
(2)图1中A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因素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3)图2中B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其原因。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