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位于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镇。某学校地理教师来到周口店遗址进行地理实践活动踩点。读 “周口店遗址景区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1)写出周口店河的大致流向。
(2)从景区大门到山顶洞,有a、b两条路径。景区工作人员建议沿a路径上山参观山顶洞,老师们则选择沿b路径上山参观山顶洞。说明工作人员推荐a路径及老师们选择b路径的理由。
(3)老师们登顶观景台。估算观景台到圣火广场的相对高度。绘制观景台到圣火广场的地形剖面图,并推断从观景台是否可以看到圣火广场。
(4)周口店遗址发现的各洞穴,曾经生活过50万年前北京猿人、10-20万年前新洞人、1-3万年前山顶洞人。说明不同时期的远古人类选择栖身岩洞的共同特点。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一:该图是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及某地局部放大后等高线图。图中A、B、C、D为该地拟建窑洞处。

材料二:为治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位水土保持学家在某山坡地设立六个位置相邻的小试验场,以模拟降水的方式,观测土壤流失量与地表覆盖状况的关联性。此六个试验场的坡度、坡长相近,底岩均为透水性甚差的岩层。下表是这六个试验场的土壤质地与某次降水后土壤流失量的资料。

(1)在A、B、C、D四处中最适合建窑洞的是_______。试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三判断六个试验场中植被覆盖率最好的是哪个?说明判断理由。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广东各地街道两旁多见的特色建筑“骑楼”,主要是与何种人居环境要素相适应(   )
A.气候B.地形C.水源D.土壤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城乡规划)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规划图”。读图回答问题。

(1)古城区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有________。   
(2)在①②③④四地中建一高级住宅区,宜布局在________,理由主要有________。   
(3)该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如何保护古城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关于我国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正确表述是(  )
①我国城市发展历史久远,城市化水平较高
②我国古代城市的形态结构政治色彩浓厚
③近代城市畸形发展,租界内的城市形态布局、功能结构带有强烈的半殖民地色彩
④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关于乡村聚落的正确叙述是   (   )
A.世界上开始有了人类就出现了乡村B.最初的村落是半固定的、分散的
C.世界上开始出现畜牧业就出现了乡村D.乡村和城市是同时出现的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关于村落的形成与环境的关系的正确选项是 (   )
A.平原地区的乡村,平面形态多呈圆形和不规则的多边形
B.沿河谷分布的乡村,平面形态多块状
C.平原地区的乡村,因自然条件相对均一,平面形态多点状
D.黄土高原上的乡村多为带状平面形态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  )
A.紧邻河岸以方便取水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
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经过多年探索,四川成都在农村地区成片成带推进,“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取得显著效果。其中“小规模”要求,山地、丘陵区、坝区因地制宜控制农户数量,每个小组团控制在50户以内,人均综合用地面积控制在50—70m2

据此完成下面下列问题。
【小题1】新农村综合体各组团间距离不超过30米,这样建设的主要优点是(   )
A.交通运输更加便利,方便居民出行B.靠近农田,方便居民从事农业生产
C.有效利用公共设施,方便居民生活D.保护农村的环境,集中处理污染物
【小题2】新农村综合体的田园景观显著不同于大都市的城市景观,反映了(   )
A.不同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
B.农村地域与城市地域的经济水平差异
C.农村地域与城市地域的生活水平差异
D.城市地域空间设计水平领先农村地域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a)是昆明市及附近地区地形图。“一颗印”是当地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形式,如图(b),空间紧凑,方方正正,好似一颗印章。据图表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昆明市
A.位于青藏高寒区B.地处高原上的小盆地
C.属热带季风气候D.是贵州省的省会城市
【小题2】滇池流域最大河流螳螂川是金沙江的支流。据记载:“滇者,‘颠也’之说(螳螂川水似倒流),故曰‘滇池’”。读图2(a),真实情况是
A.螳螂川自北向南流入滇池B.滇池是一个外流湖泊
C.周边小河自滇池流向四周D.滇池流域位于内流区
【小题3】“一颗印”的建筑特点体现了其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读图2(b),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①外围高墙小窗,用于防风  ②重檐屋顶,应对又夏季多雨  ③地狭人稠,楼房节约空间
④全年干热,天井便于通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