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关于我国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正确表述是( )
①我国城市发展历史久远,城市化水平较高
②我国古代城市的形态结构政治色彩浓厚
③近代城市畸形发展,租界内的城市形态布局、功能结构带有强烈的半殖民地色彩
④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7-16 01:11: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江苏不同地区城镇人口比重构成比较下表,回答问题。
城镇人口比重(%)
2000年
2005年
苏南地区
59.6
67.0
苏中地区
37.7
46.3
苏北地区
31.2
39.5
(1)该表反映了一个地理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除了科教水平和交通状况以外,请你再总结2个影响因素:
(3)请你总结江苏省在发展中的资源的2个问题,并各自分析说明原因。
同类题2
下列叙述中属于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的是( )
①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城市化水平高
③城市化快于生产力的发展
④起步晚、发展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3
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土地价格大幅上扬,加之其他因素,于是导致房地产价格也“突飞猛进”,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住房痛苦指数”是指每平方米的商品房均价与城市职工月收入之比。下表为我国某地区的商品房均价、职工月收入统计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2007年“住房痛苦指数”高于2004年,原因是工资上涨幅度小于住房上涨的幅度
B.解决住房指数偏高的办法是停止城市化
C.提高职工工资标准,可降低“住房痛苦指数”
D.控制房价上涨太快,也可降低“住房痛苦指数”
同类题4
不同区域的城市化特点与能源消费特点不同,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也不同。下图为1986~2011 年我国 30 个主要省区(不包括藏、台、港、澳)的环境压力指数增长率与城市 化指数(表示城市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增长率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北京所属的区域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小题2】与北京环境压力呈显著正相关的因素是( )
A.城市人口比重、数量
B.交通密度
C.第三产业比重
D.能源效率
同类题5
城市人口集聚的基本逻辑:经济—人口平衡。从长期来看,决定一个城市人口集聚规模的关键在于该城市与所在国家其他地区的收入差距。这种区域收入差距可简单地用区域经济份额与区域人口份额的比值来表示。当城市在人口集聚规模基本稳定时,其经济份额与人口份额的比值将保持1附近的水平。读“北京市和上海市经济份额与人口份额比值变化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可知,与北京市相比,近60年上海市
A.人口增长潜力更大
B.经济发展速度更快
C.人口规模更大
D.人口增长速度更快
【小题2】据材料判断,北京市和上海市未来人口
A.趋于稳定
B.显著增长
C.明显下降
D.先降后增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