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旅游”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外出旅游的选择。清明前后,贵州各地繁花似锦,粤港澳等地游客纷纷乘坐贵广高铁入黔赏花。2016年3月25日,香港某旅行社带领1421名游客抵达贵阳北站,通过“高铁赏花”寻找“中国最美的春天”。据贵阳火车站不完全统计,2016年3月初至4月初,超过1.5万名来自粤港澳等地的游客来黔踏青赏花。下图为贵广高铁示意图。

(1)分析粤港澳游客乘坐贵广高铁入黔赏花的原因。
(2)请为当地发展“高铁旅游”提出合理化建议。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盈江县位于云南西部,区内山涧、溪流、沟渠、水库等湿地众多,地处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当地发现和记录的鸟类多达550余种,占全国1/3以上,被称为中国“鸟类博物馆”。近年来,成都前往盈江“观鸟”的游客越来越多,观鸟已成为盈江新的旅游形式,左图为盈江位置图,右图为盈江区域图。


(1)分析盈江鸟类丰富的自然原因。
(2)说出“盈江观鸟”吸引成都游客的原因。
(3)为促进“盈江观鸟”旅游的发展,有人建议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便吸引更多的观鸟游客。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航空运输最初只是保证游客的出行,随着航空和旅游逐渐融合,航空旅游成为航空业与旅游业高度融合的产业,海南在推行全域旅游建设的过程中,除了要打造一系列地面的旅游景区和景点,也要积极开发和不断完善航空旅游项目,抓住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契机,大力发展航空旅游产业,打造“海、陆、空”一体化的国际旅游岛,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游客的消费需求,需要对航空旅游产品进一步的开发和创新,实现航空旅游产品的全面升级。

指出海南可以开发的航空旅游产品,并为航空旅游产品开发提出合理的建议。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传统的攀岩运动是指攀岩者主要依靠手脚和身体的平衡在野外攀爬天然生成的岩壁,富有很强的技巧性和冒险性,有“岩壁芭蕾”、“峭壁上的艺术体操”等美称(下图)。广西桂林阳朔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山形独特、奇峰竞秀,多是一个个独立的山峰拔地而起,每一座独峰都拥有陡峭的岩壁。这些岩壁虽然风化严重,但岩壁上的风化物及时被雨水冲走,留下的岩石裂缝、凸点和坑洞既坚固又干净。

分析广西桂林阳朔成为国内最聚人气攀岩福地的原因。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崇左市,境内广泛分布着典型的热带岩溶地貌,峰丛林立,景色秀美。古老的左江及其支流明江蜿蜒流淌在群峰之中。沿江两岸的悬崖绝壁上,保存有大量的古文化遗迹——岩画。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项目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界遗产名录的空白,是中国南方乃至亚洲东南部区域内规模最大、图像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赭红色岩画群。


分析广西左江花山岩画难以保护的自然原因,并就如何保护岩画提出合理化建议。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王硇村地处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西南部,位于太行山东麓。该村四面环山,景色迷人,王硇村更是以古石楼群而闻名于世。全村现存完好的古院落有130余处,石楼建筑面积超过72000平方米,有大小楼房100多栋,房屋有2000多间。这里的古石楼建筑融合了南北风格,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建筑群落之一。如今王硇村已经有了4张名片: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下图示意王硇村地理位置。


针对王硇村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为保护古村落、留住乡愁提出合理措施。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山东沂水地下大峡谷,是我国北方地区少有的典型喀斯特地貌。由于旅游景观独特,近几年游客爆满,为了准备接纳更多游客,当地政府新建了部分基础设施,开辟了大型停车场,但不少人士却对此有所忧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旅游地生态平衡失调、环境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是    (  )
A.修建道路、旅店、餐馆等服务性设施B.旅游地居民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C.旅游者的触摸、拍照等D.个别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
【小题2】有关旅游活动的规模与环境的承载量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②如果旅游规模超过环境承载量,就会对旅游资源产生破坏 
③旅游规模达不到环境承载量,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④旅游资源的规模与环境的承载量没有什么关系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小题3】下列现象中与紫外线增多直接有关的是
A.土壤酸性增强,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受腐蚀
B.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C.患白内障和皮肤病的人数明显增加
D.季风区的洪涝灾害增多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黄土高原的地坑窑洞建筑,被称为“中国民间建筑奇迹”、北方“地下四合院”。它依山靠崖、妙居沟壑、深潜土原、凿土挖洞,取之自然、融于自然,是“天人合一”这一观点的最佳典型。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原因,许多地坑院村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已经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近年来,某县人民政府对该区多个行政村的近千座地坑院进行了旅游开发规划,划分了生态观光区、核心游览区和休闲度假区,要把当地的传统古村落开发成最佳地坑院旅游观光地。

从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角度,说明旅游开发的方向及措施。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旅游地理
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区位于河南省巩义市新中镇境內,东距郑州市区约58公里,西距洛阳市区76公里,景区内“山青、水秀、寨古、洞奇、庙幽”。其中雪花洞是一个天然溶洞,全长110米,洞中晶莹剔透的石花、石葡萄和石珊瑚等次生化学沉积物布满整个雪花走廊,其面积之大、形态之美,在国内外发现的洞穴中均属罕见。但溶洞内的石花等随着游客的增加容易出现风化、氧化甚至脱落消失。如图为郑州市行政区划及雪花洞景区位置示意图。

评价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并提出溶洞景观的保护措施。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蜀锦织造、芜湖铁画、苏扇制造、北京雕漆工艺……众多的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发展包含了当地民族的民族性和特性,融合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智慧与丰富的创造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类文化遗产正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产品市场狭小,制作者后继乏人,许多传统技艺已开始变形和失传。为了保护这些古老的文化遗产,我国政府依托特色村镇保护、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传统工艺与旅游市场的结合。

(1)指出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商品所蕴含的价值。
(2)将传统工艺与旅游市场结合,进而实现对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请简要说明其有效措施。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