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是我国民居建筑领城的精彩篇幸。“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是它的真实写照。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大多地坑院已做了修缮,面貌焕然一新。

说明地坑院的修缮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桂林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之一。左图、右图反映了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状况。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桂林市属于我国_____区。桂林所属的省级行政区人口分布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族。
(2)读左上图、右上图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3)读图I、右上图可以看出桂林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4)面对成绩与问题,桂林旅游业重新定位(见表中资料)。从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等旅游资源评价的角度,任选两方面,对桂林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的变化予以评价。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小王参加了“重走霞客路”的旅行考察活动。他们从湖北武当山出发,到云南丽江结束。下图是考察路线示意图及相关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考察路线所经过的名山中,有两个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一个是黄山另一个是______,其重要价值是______、______。
(2)小王在桂林看到漓江两岸有大量的峰林、峰丛景观。这些景观属于典型的______地貌。经过调查与走访得知,桂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很大,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小王在丽江感受到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如纳西古乐、东巴文字等。丽江古城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你认为丽江在旅游可持续发展中需注意哪些问题?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北部。婺源为徽州发祥地之一。婺源东西分别与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景德镇毗邻,南隔铜都上饶德兴市与世界自然遗产“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相望,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和国家历史名城古徽州首府歙县。婺源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下图为婺源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分析婺源旅游业发展迅速的原因,并说明大量游客涌入对当地社会产生的影响。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根据杭州“十三五”规划,未来5年,杭州要将生态资本优势进一步扩大,向杭州市民和游客投放一个绿色生态超级大礼包:杭州未来5年要建6座公园、5大湿地,以扩大生态优势。杭州城中有湖,青山环绕,这是大多数游客对杭州的第一印象。下图示意杭州某湿地公园。

简述杭州“十三五”规划的公园及湿地对杭州旅游经济的影响。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北部。婺源为徽州发祥地之一。婺源东西分别与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景德镇毗邻,南隔铜都上饶德兴市与世界自然遗产“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相望,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和国家历史名城古徽州首府歙县。婺源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下图为婺源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分析婺源旅游业发展迅速的原因,并说明大量游客涌入对当地社会产生的影响。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国庆黄金周,不仅使人们暂时放下手头繁忙的工作,获得充足的休息时间,也很大程度上释放了国人潜在的旅游消费需求。但扎堆出行导致了旅途的交通拥堵与景点的人山人海,严重影响了人们游玩的心情。下图 为我国某景区2017年单月客流量及其增速。

分析国庆黄金周扎堆出游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出游力分为潜在和现实出游力,“出游潜力”一般指具有旅游动机和经济支付能力,但并未出行的旅游购买力。下图为新疆15个地州居民国内出游潜力空间差异图。

简述新疆15个地州居民国内出游潜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乌鲁木齐出游潜力极强的主要原因。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民俗节庆旅游作为旅游休憩资源的一种,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民俗节庆旅游作为节庆旅游的一种,不但对旅游业的自身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对当地形象的传播更具有文化内涵上的意义。下图为青岛市民俗节庆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比例图(甲)和青岛市节庆时间分布图(乙)。

(1)阅读图文材料说明青岛市节庆旅游的特点。
(2)简述发展节庆旅游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庐山某年旅游客源地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各客源地游客数占总游客数的百分比)。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到庐山旅游,游客数占比较高的省区是(  )
A.豫、皖B.闽、粤C.湘、鄂D.赣、苏
【小题2】庐山旅游客源地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本省游客所占比例最大,主要因距离旅游地近
B.游客数量随与庐山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C.客源地均分布在1 000千米以内的最优半径内
D.庐山以西地区客源较少的原因是交通通达性差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