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宇宙与地球
- 海洋地理
- + 旅游地理
- 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 旅游资源
- 旅游景观的欣赏
- 旅游开发与保护
- 文明旅游
- 城乡规划
- 自然灾害与防治
- 环境保护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列国外名景与所在大洲对应正确的是( )
A.特洛伊考古遗址——欧洲 |
B.阿波罗神庙——非洲 |
C.加拉帕戈斯群岛——美洲 |
D.吴哥窟——大洋洲 |
近几年,我国游客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增长迅速。提高我国公民旅游的质量迫在眉睫。普及旅游景观欣赏的一般方法是提高我国公民旅游水平的最重要方面之一。只有掌握一定的旅游景观欣赏方法才有可能获得最佳的欣赏效果。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下列景观中,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的是( )
【小题2】在下列景观欣赏中,要优选欣赏角度的是( )
【小题3】造成南、北方山水组合景观欣赏时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下列景观中,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的是( )
A.北京故宫 | B.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
C.壶口瀑布 | D.路南石林 |
A.黄山云海 | B.青海湖鸟岛 |
C.黄果树瀑布 | D.秦皇岛日出 |
A.南、北方文化的差异 |
B.南、北方气候的差异 |
C.南、北方地质、地貌的差异 |
D.南、北方工作时间的差异 |
读“我国山西壶口瀑布、贵州黄果树瀑布的比较表”,并参照景观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两瀑布所在省区自然环境的差异,解释两瀑布色彩不同的原因。
(2)试从地形、地貌角度分析壶口瀑布、黄果树瀑布观赏角度不同的原因。
(3)分析造成壶口瀑布、黄果树瀑布水量季节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4)请你为壶口瀑布、黄果树瀑布各拟订简单的解说词,注意体现它们各自的文化内涵。

比较项目 | 山西壶口瀑布 | 贵州黄果树瀑布 |
落差 | 50米 | 74米 |
宽度 | 水大时达千米 | 40米左右 |
季节变化 | 4~5月、9~10 月水量最大 | 无明显季节变化 |
色彩 | 金黄色 | 银白色 |
观赏角度 | 俯视 | 仰视 |
审美特征 | 气势磅礴,雄浑壮丽 | 飞练悬峰,娟秀清丽 |
(2)试从地形、地貌角度分析壶口瀑布、黄果树瀑布观赏角度不同的原因。
(3)分析造成壶口瀑布、黄果树瀑布水量季节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4)请你为壶口瀑布、黄果树瀑布各拟订简单的解说词,注意体现它们各自的文化内涵。
“断桥残雪”“平湖秋月”是西湖十景中的两项,结合下面两幅图,完成各题。

【小题1】欣赏图中“平湖秋月”中的“月”时应该( )
【小题2】欣赏“断桥残雪”时最重要的是( )

【小题1】欣赏图中“平湖秋月”中的“月”时应该( )
A.平视 | B.俯视 |
C.远眺 | D.仰视 |
A.选择观赏位置 | B.把握观赏时机 |
C.品味文化内涵 | D.在适当的距离仰视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石窟艺术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人们在山崖上开凿洞穴,并进行绘画和雕塑,以表达膜拜或宗教虔诚。下图为“三大石窟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某石窟附近的景观。

材料三:莫高窟附近的胡杨林。

(1)观赏石窟的主要方法有 、 。
(2)材料二所示的自然景观可能在 (石窟)附近见到,观赏该景观时,为了获得特定的形态美感,从旅游景观欣赏的角度看,关键在于 。
(3)材料三中莫高窟附近的胡杨林,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到此游览。要观赏至纯至美、层林尽染的金色胡杨之美和夕阳霞光,应注意什么?其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石窟艺术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人们在山崖上开凿洞穴,并进行绘画和雕塑,以表达膜拜或宗教虔诚。下图为“三大石窟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某石窟附近的景观。

材料三:莫高窟附近的胡杨林。

(1)观赏石窟的主要方法有 、 。
(2)材料二所示的自然景观可能在 (石窟)附近见到,观赏该景观时,为了获得特定的形态美感,从旅游景观欣赏的角度看,关键在于 。
(3)材料三中莫高窟附近的胡杨林,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到此游览。要观赏至纯至美、层林尽染的金色胡杨之美和夕阳霞光,应注意什么?其原因是什么?
下图为黄山著名的风景“猴子观海”,对地貌的酷似造型“石猴”的欣赏,应( )

①在特定位置 ②把握观赏时机 ③发挥想象

①在特定位置 ②把握观赏时机 ③发挥想象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③ |
《徐霞客游记》写道:“遥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面目;盖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北,东北尽于道州(湖南道县)。”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徐霞客所描述的地貌分布在我国的( )
【小题2】形成该种地貌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3】徐霞客注重对自然奥秘执著探索的时期是( )
【小题1】徐霞客所描述的地貌分布在我国的( )
A.云贵高原 | B.四川盆地 |
C.黄土高原 | D.两湖之地 |
A.岩浆喷发 | B.海浪冲击 |
C.冰川运动 | D.流水侵蚀 |
A.22岁以后 | B.明崇祯九年(1636) |
C.明崇祯十三年(1640) | D.青壮年时期 |
“红三角”区域经济圈,包括湖南郴州、江西赣州和广东韶关三市,区域人口约1 500万,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由于三市同是革命老区,又同属红色砂砾岩地貌,且三地相连成三角形,故被称为“红三角”。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1】按成因分类,本区域的红色砂砾岩属于( )
【小题2】红色砂岩山地风化形成的地貌景观,在亚热带地区与丰茂的植被相映衬,成为特色鲜明的风景旅游资源。这种地貌景观是( )

【小题1】按成因分类,本区域的红色砂砾岩属于( )
A.岩浆岩 | B.沉积岩 |
C.变质岩 | D.侵入岩 |
A.丹霞地貌 | B.雅丹地貌 |
C.喀斯特地貌 | D.球状地貌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钙华景观是喀斯特景观的一种类型。在喀斯特地区,各种水体中溶解了大量碳酸钙,这种水被称为“喀斯特水”。从地壳深处涌出的“喀斯特水”一出地表,随着压力、温度的变化,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溶解能力减弱,水中的碳酸钙开始结晶析出,钙华开始生成,形成各种景观,叫做钙华景观。如随着泉水的流动、地形的变化,形成层层钙华池(图甲)。

材料二:一般地表喀斯特景观主要分布在热带或者亚热带高温多雨的地方,因为温度高、降水多,可以加快喀斯特反应的速度。如中国地表喀斯特景观最精彩的地方都集中在地处亚热带的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中国最负盛名的钙华池景观非常巧合地在青藏高原东缘排成了一线;北起九寨沟以北的神仙池,向西南到云南香格里拉的白水台(图乙)。

(1)说出材料一中钙华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2)请根据材料和已学过的相关知识,推测青藏高原东缘高寒高山地区钙华风景带的形成条件。
材料一:钙华景观是喀斯特景观的一种类型。在喀斯特地区,各种水体中溶解了大量碳酸钙,这种水被称为“喀斯特水”。从地壳深处涌出的“喀斯特水”一出地表,随着压力、温度的变化,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溶解能力减弱,水中的碳酸钙开始结晶析出,钙华开始生成,形成各种景观,叫做钙华景观。如随着泉水的流动、地形的变化,形成层层钙华池(图甲)。

材料二:一般地表喀斯特景观主要分布在热带或者亚热带高温多雨的地方,因为温度高、降水多,可以加快喀斯特反应的速度。如中国地表喀斯特景观最精彩的地方都集中在地处亚热带的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中国最负盛名的钙华池景观非常巧合地在青藏高原东缘排成了一线;北起九寨沟以北的神仙池,向西南到云南香格里拉的白水台(图乙)。

(1)说出材料一中钙华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2)请根据材料和已学过的相关知识,推测青藏高原东缘高寒高山地区钙华风景带的形成条件。
下表所示为童凯同学一家2013年春节出境旅游的部分行程,表中航班出发和到达时间均为当地时间。阅读下表,完成各题。
【小题1】童凯出发前对住在南京的外公、外婆说,除夕(2月9日)子夜一定要等他的拜年电话。童凯打拜年电话时正在( )
【小题2】童凯一家的境外旅游属于( )
日期 | 行程安排 | 航班信息 | ||
航班号 | 起飞/ 到达时间 | 起讫地 | ||
2月8日 | 上海浦东机场集合,乘国际航班到达阿联酋的迪拜 | EK303 | 23:00/ 05:10 (次日) | 上海→ 迪拜 |
2月9日 | 转机抵达地中海之滨的亚历山大,于当地餐厅用午餐,之后游览蒙塔扎皇宫花园(夏宫)。下午乘车前往开罗(31°E),晚上乘游轮夜游尼罗河,并在船上享用西式自助餐 | EK931 | 09:10/ 11:40 | 迪拜→亚历山大 |
【小题1】童凯出发前对住在南京的外公、外婆说,除夕(2月9日)子夜一定要等他的拜年电话。童凯打拜年电话时正在( )
A.尼罗河的游轮上享用西式自助餐 |
B.尼罗河的游轮上迎接第一缕曙光 |
C.亚历山大的餐厅用午餐 |
D.游览蒙塔扎皇宫花园 |
A.宗教型 | B.科考探险 |
C.国际旅游 | D.国内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