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宇宙与地球
- 海洋地理
- + 旅游地理
- 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 旅游资源
- 旅游景观的欣赏
- 旅游开发与保护
- 文明旅游
- 城乡规划
- 自然灾害与防治
- 环境保护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山,1985年入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这里山峰劈地摩天,云凝碧汉,气象万千;青松苍郁虬劲,千姿百态;烟云翻飞飘渺,浩瀚似海;巧石星罗棋布,惟妙惟肖;温泉终年喷涌,五色无嗅,可饮可浴。

材料三 2002年,黄山市实现旅游总人数706.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5.1亿元。2009年,该市游客接待量达到21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167亿元
结合上述材料一回答:
(1)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的江南丘陵,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植被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下列大致与黄山位于同一纬度的城市有_______(填字母,双选)
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回答下面3个小题:
(2)试从资源特点、地域组合状况角度指出黄山发展旅游业最突出的两个优势。
(3)归纳黄山市旅游国内客源地的主要特点。
(4)分析评价发展旅游业对黄山市经济的影响。
材料一 黄山,1985年入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这里山峰劈地摩天,云凝碧汉,气象万千;青松苍郁虬劲,千姿百态;烟云翻飞飘渺,浩瀚似海;巧石星罗棋布,惟妙惟肖;温泉终年喷涌,五色无嗅,可饮可浴。

材料三 2002年,黄山市实现旅游总人数706.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5.1亿元。2009年,该市游客接待量达到21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167亿元
结合上述材料一回答:
(1)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的江南丘陵,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植被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下列大致与黄山位于同一纬度的城市有_______(填字母,双选)
A.合肥 | B.成都 | C.昆明 | D.杭州 | E.广州 |
(2)试从资源特点、地域组合状况角度指出黄山发展旅游业最突出的两个优势。
(3)归纳黄山市旅游国内客源地的主要特点。
(4)分析评价发展旅游业对黄山市经济的影响。
2007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达1.29亿人次,入境过夜游客达5 360万人次,外国人达2 4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370亿美元,增长10%。,国内旅游达15亿人次,增长8%;国内旅游收入达6 820亿元,增长10%。旅游业总收入达10 000亿元左右,增长10%。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从材料中可以反映出现代旅游的一大特点是()
【小题2】入境旅游对中国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①回笼货币、稳定市场 ②增加外汇收入 ③平衡国际收支 ④促进经济发展
【小题1】从材料中可以反映出现代旅游的一大特点是()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 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
C.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 D.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
①回笼货币、稳定市场 ②增加外汇收入 ③平衡国际收支 ④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②④ |
随着海峡两岸联系的不断增强,台胞游客对大陆旅游市场的影响与日俱增。下图为2004年和2007年台胞游客分布示意图。

指出台胞游客数量最多省区,并说明该省区吸引台胞旅游的优势条件。
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旅游大省,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江苏“十一五”前四年入境旅游十大客源国(地区》累计人数统计表(单位:万人次)


(1)简述江苏入境旅游的客源地分布特点。
(2)据图说明“十一五”前四年江苏旅游外汇收入变化的特点。
(3)简要分析江苏入境旅游发展迅猛的原因。
江苏“十一五”前四年入境旅游十大客源国(地区》累计人数统计表(单位:万人次)


(1)简述江苏入境旅游的客源地分布特点。
(2)据图说明“十一五”前四年江苏旅游外汇收入变化的特点。
(3)简要分析江苏入境旅游发展迅猛的原因。
(地理—旅游地理)
读云南省及其两地区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甲地景观形成的外力作用,并说出观赏该景观需选择的位置。
(2)丙地旅游资源得到较好地开发,试分析该景观具有的旅游价值。
读云南省及其两地区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甲地景观形成的外力作用,并说出观赏该景观需选择的位置。
(2)丙地旅游资源得到较好地开发,试分析该景观具有的旅游价值。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列举出两个分布在图示区域范围内的“世界遗产”,并说出其重要价值。(4分)
(2)简述A地著名水文地理景观的形成原因,指出欣赏该景观应把握的关键之处。(4分)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促进了我国特别是上海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3)简析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4分)

(1)列举出两个分布在图示区域范围内的“世界遗产”,并说出其重要价值。(4分)
(2)简述A地著名水文地理景观的形成原因,指出欣赏该景观应把握的关键之处。(4分)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促进了我国特别是上海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3)简析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4分)
有关旅游业开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旅游地的位置距经济发达地区越近,开发利用价值越高 |
B.现代旅游业的开发越来越重视旅游服务质量和特色 |
C.为充分开发旅游业,应大力扩大旅游业的规模 |
D.旅游地的开发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一致 |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受旅游价值、客源市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交通通达性、基础设施、地区接待能力、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壶口瀑布具有十分独特的自然景观,但每年到此旅游的游客并不多,主要原因是
【小题2】下列有关旅游活动规模与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壶口瀑布具有十分独特的自然景观,但每年到此旅游的游客并不多,主要原因是
A.旅游价值不高 | B.交通通达性较差 |
C.地区接待能力不足 | D.环境承载能力有限 |
A.活动规模不受承载能力的限制 |
B.活动规模应小于环境的承载能力 |
C.活动规模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
D.活动规模越大,环境的承载能力越大 |
阅读该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15分)

【小题1】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第一潮”,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4分)
【小题2】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钱塘江大潮卷人事件主要是受哪个因素的影响?( 5分)
【小题3】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欣赏钱塘江大潮宜:( ) ( 2分)
【小题4】你认为当地管理者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2)小题中类似事件的发生( 4分)。

【小题1】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第一潮”,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4分)
【小题2】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钱塘江大潮卷人事件主要是受哪个因素的影响?( 5分)
【小题3】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欣赏钱塘江大潮宜:( ) ( 2分)
A.选择合适的位置 | B.选择恰当的观察时机 |
C.抓住景观特点 | D.以情观景 |
读“景观图”,完成问题。

【小题1】按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分类,这种景观属
【小题2】下列旅游胜地有图中景观分布的是

【小题1】按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分类,这种景观属
A.地质地貌景观 | B.自然景观 |
C.生物景观 | D.人文景观 |
A.桂林 | B.延安 |
C.井冈山 | D.敦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