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宇宙与地球
- 海洋地理
- + 旅游地理
- 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 旅游资源
- 旅游景观的欣赏
- 旅游开发与保护
- 文明旅游
- 城乡规划
- 自然灾害与防治
- 环境保护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地新开辟的自然风景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风景区主要的人文景观是
【小题2】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
【小题3】要把这个风景区建设成著名旅游区,便于更多的人去旅游,合理的规划措施有
①改善交通条件
②加强食、宿、购、游、娱等基础设施建设
③规划多处森林氧吧,攀岩基地
④建立多处民俗活动景点

【小题1】该风景区主要的人文景观是
A.热带植被景观 | B.雪原风光 | C.云海景观 | D.傣族民俗风情 |
A.浴水节 | B.泼水节 | C.古尔邦节 | D.开斋节 |
①改善交通条件
②加强食、宿、购、游、娱等基础设施建设
③规划多处森林氧吧,攀岩基地
④建立多处民俗活动景点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读下面四幅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四个旅游资源的分类,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四个旅游资源的分类,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地质地貌景观 | B.②为建筑设施 |
C.③为天象与气象景观 | D.④为人文活动 |
A.①宜登上江岸近观山景 | B.②最适宜在夏季观赏 |
C.③宜俯瞰其形色声动之美 | D.④观赏前宜了解其文化艺术特色 |
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思考下列旅游景观应如何欣赏,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置身其中近观的是( )
【小题2】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等美感的是( )
【小题3】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选择适当的天气的是( )

【小题1】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置身其中近观的是( )
A.一线天奇观 | B.九寨沟瀑布 | C.松花江雾凇 | D.钱塘江大潮 |
A.钱塘江大潮 | B.九寨沟瀑布 | C.松花江雾凇 | D.一线天奇观 |
A.钱塘江大潮 | B.九寨沟瀑布 | C.松花江雾凇 | D.一线天景观 |
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2年中秋、“十一”黄金周,红色延安再次成为海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8天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278.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1亿人民币。

(1)根据上述材料,评价延安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2)江苏到延安的距离长于宁夏,而到延安旅游的人数却多于宁夏,分析其原因。
(3)试分析延安旅游业的发展对本地区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
2012年中秋、“十一”黄金周,红色延安再次成为海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8天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278.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1亿人民币。

(1)根据上述材料,评价延安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2)江苏到延安的距离长于宁夏,而到延安旅游的人数却多于宁夏,分析其原因。
(3)试分析延安旅游业的发展对本地区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庐山各月多年平均旅游人口统计图。

说明庐山各月多年平均旅游人口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下图为庐山各月多年平均旅游人口统计图。

说明庐山各月多年平均旅游人口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旅游地理)(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丝绸之路”是横跨欧亚大陆、举世闻名的国际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2000多年来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二 下图为古“丝绸之路”路线图。

(1)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沿古“丝绸之路”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4分)
(2)指出古“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开发的主要不利条件。(6分)
材料一 古“丝绸之路”是横跨欧亚大陆、举世闻名的国际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2000多年来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二 下图为古“丝绸之路”路线图。

(1)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沿古“丝绸之路”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4分)
(2)指出古“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开发的主要不利条件。(6分)
(旅游地理)(10分)
材料一:邯郸是河北省第三大城市,地处冀南,西依太行,东接华北平原,位于晋冀鲁豫四省交界,拥有8000年的悠久历史。2012年12月26日,邯郸东站正式投入使用。目前,从邯郸乘高铁向北2小时可到北京,向南3小时可到武汉,向西4小时可到西安。2013年社科院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邯郸市位居全国第59位。
材料二:2014年邯郸旅游业迎来大发展,据邯郸市旅游局统计,仅2014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旅游者148.89万人次,同比增长10.45%;全市旅游总收入3.56亿元,同比增长11%。
根据材料,联系实际,简析邯郸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条件。(10分)
材料一:邯郸是河北省第三大城市,地处冀南,西依太行,东接华北平原,位于晋冀鲁豫四省交界,拥有8000年的悠久历史。2012年12月26日,邯郸东站正式投入使用。目前,从邯郸乘高铁向北2小时可到北京,向南3小时可到武汉,向西4小时可到西安。2013年社科院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邯郸市位居全国第59位。
材料二:2014年邯郸旅游业迎来大发展,据邯郸市旅游局统计,仅2014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旅游者148.89万人次,同比增长10.45%;全市旅游总收入3.56亿元,同比增长11%。
根据材料,联系实际,简析邯郸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条件。(10分)
下图为我国部分世界遗产分布图。图中斜线阴影所示省区共同申报的世界遗产项目是


A.中国南方喀斯特 | B.中国丹霞 | C.中国土司 | D.长安-天山廊道路网 |
日常活动空间大体可分为居住、工作、休闲三类,每一类活动空间的规模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规模相关。下图表示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演化过程中,居住空间、工作空间、休闲空间的变化模式。

【小题1】读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休闲空间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小题2】2016年中国有近4100名游客去南极旅游,相比10年前增长了近40倍。南极旅游的兴起,表明
【小题3】旅游空间扩大化主要是由于

【小题1】读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休闲空间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A.规模逐渐变小 |
B.种类日趋单一化 |
C.逐渐与工作空间融合 |
D.逐渐与居住空间分离 |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 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
C.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 D.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
A.旅游资源价值不断提高 | B.人类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
C.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 | D.新的景点不断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