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表明现代旅游的特点是(  )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C.旅游形式的多样化D.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赞黄山“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据此完成下题。

黄山石“有一石皆可名一物”,读图②猴子观海,试分析欲欣赏此奇景应(  )
A.特定观赏点发挥想象B.特定时机,移情观景
C.抓住景观特色近观D.充分领悟山、石、云、松的和谐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2年7月一对来自欧洲某国的老夫妇,在中国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旅游,当他们即将离开中国的时候,老妇人感慨地说:“中国的面积好辽阔啊!在没有登高情况下,短短的十几天,让我们感到了一年四季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题。
如果这对老夫妇有幸观赏到松花江雾凇奇妙景观,这说明在旅游景观欣赏时要(  )。
A.选择好观赏位置B.把握好观赏时机
C.抓住景观特点D.以情观景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的旅游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地的旅游业均为重要的经济部门
B.三地均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
C.气候温和,适宜野外游览
D.三地的旅游业均以购物、博彩为主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关于旅游活动作用的正确叙述是(  )
①它能满足人类必需的生存需要 ②它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可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促进文化交流 ④它有利于环境保护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年年岁岁潮吞人”。钱塘江潮水汹涌澎湃,两岸经常有游客驻足观潮。不过钱塘潮虽为奇观,但潮水也无情,屡次发生潮水将观潮者卷入江中事故,这与游客的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有很大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题。
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欣赏钱塘江大潮宜(  )
A.选择合适的位置B.选择观察时机
C.抓住景观特点D.以情观景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a城到d城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示意图”。规划设计走向有甲、乙两个方案,经过比较分析,最终选择按乙方案建设,线路总长58.8千米,建设费用31亿元,比甲方案的预算费用多5亿元,长度多7千米。根据下图及相关信息,回答下题。

c地建休闲度假区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
A.环境承载量大,旅游配套设施好
B.环境优美,旅游配套设施好
C.环境承载量大,交通便捷,靠近市场
D.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靠近市场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为防止晕车、晕船带来的不适,游客在出发前常服一种药物,它是(  )
A.奎宁片B.晕可平C.硝酸甘油D.降压片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初步测算,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上海市带来超过800亿元人民币的直接旅游收入,对长三角地区旅游及相关产业拉动作用尤为明显。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上海市和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化、市场化、城镇化、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带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都市圈全面融合发展。上图为世博会中国馆。
(1)旅游业又被称为“朝阳产业”,结合材料分析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2)世博会期间,许多中外游客要游览中国馆,体验一下“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意境,这主要反映了旅游业对区域文化发展有何意义?
(3)简要说明世博会对上海旅游业的积极影响。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题文)有关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发展旅游业必然会对背景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②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都是由旅游者乱扔垃圾造成的 ③为了保护良好的环境,应该协调好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④旅游活动中带来的污染,对当地居民和旅游者都有危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