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描述渔民利用石沪“捕鱼”的工作原理。
(2)分析石沪沪墙形态以及“种养” 藻类、贝类等生物的作用。
(3)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出石沪“捕鱼”的好处。
潮间带为涨潮水位最高时会被淹没,退潮水位最低时会出露的区域。古代澎湖列岛渔民在潮间带创造了众多独特的捕鱼陷阱——石沪。石沪是用岛上岩石块相互“咬角”固定而垒成,石材间隙处以较小的石块或珊瑚礁填入并敲实,没有任何黏胶、铁链等外来物的牵连固定。石沪沪墙“朝陆一侧陡,向海一侧缓”,石墙上有渔民“种养”的藻类、贝类等黏性大、吸附能力强的生物,石墙内侧是人工加深的潮池。下图中a图示意澎湖列岛的位置,b图为著名的“心形项链”石沪,c图示意石沪沪墙剖面。

(1)描述渔民利用石沪“捕鱼”的工作原理。
(2)分析石沪沪墙形态以及“种养” 藻类、贝类等生物的作用。
(3)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出石沪“捕鱼”的好处。
浙江省东南部的象山港北靠杭州湾,港湾优良,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加大,海岸线也在不断变化。如图为1985-2015年象山港人工化强度与岸线长度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四条岸线分别对应整体岸线,自然岸线,人工岸线,海岸人工化强度的是()
A.①④③② | B.①②③④ | C.④③②① | D.①③④② |
A.人工开发强度增大,改变海岸地质构造 | B.海岸人工化强度增加,海岸抗侵蚀能力增强 |
C.自然岸线缩短,海洋生态恶化 | D.人工岸线增长,生物多样性增加 |
A.岛屿海岸线增长,岸线资源更加丰富 | B.海岸线增加,岸线资源增加 |
C.舟山渔场鱼类游往其他地区 | D.浮游生物生长加快,吸引更多的鱼类 |
读我国南海海底地形示意图,完成各题。

【小题1】海洋生物繁盛的海域是
【小题2】图中大陆沿海地区,为减轻台风、海浪对海岸带的破坏,正在努力扩大恢复的生态工程为( )
【小题3】关于图中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海洋生物繁盛的海域是
A.甲、乙两地 | B.甲地 | C.乙地 | D.丙地 |
A.基塘农业生态工程 | B.以海堤为主的防护工程 |
C.红树林生态工程 | D.以落叶阔叶林为主的防护林工程 |
A.有“深海平原”之称,地形较平坦 | B.水深多在2 000米左右 |
C.内部有海底火山,说明地壳运动活跃 | D.内部常有岛弧、海沟 |
天津滨海新区发挥临海优势,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政府有关部门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其目的主要是

政府有关部门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其目的主要是
A.保护海岸,净化海水 | B.恢复生态,美化环境 |
C.增加湿地,吸引鸟类 | D.开发滩涂,海水养殖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分析乐清湾自然海岸线变化的人为原因,并说明海岸线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
乐清湾位于浙江省南部,三面环陆,是一个深入陆地的半封闭海湾。湾内水深港阔,岛屿错列,是典型的强海潮区,沿岸有清江、白溪等30余条大小溪流入注。乐清湾是浙江省重要的海水养殖基地和贝类苗种基地。近30年乐清湾海洋经济发展迅速,受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海岸线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左图为1990-2017年乐清湾海岸线长度统计图:下右图为乐清湾位置示意图。

分析乐清湾自然海岸线变化的人为原因,并说明海岸线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
读全球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④三处中,地壳较不稳定的是 ,主要原因是 。
(2)图中c处洋底年龄比e处 ,因为 。
(3)不同海岸有不同的特点,下列海岸类型中,适合作为日光浴、游泳场所的是 ,最适合开辟盐场的是 。
(4)2010年4月,在图中b海域西侧沉没的石油钻井平台发生严重漏油。试分析这次泄油造成受污区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

(1)图中①、②、④三处中,地壳较不稳定的是 ,主要原因是 。
(2)图中c处洋底年龄比e处 ,因为 。
(3)不同海岸有不同的特点,下列海岸类型中,适合作为日光浴、游泳场所的是 ,最适合开辟盐场的是 。
A.基岩海岸 | B.砂质海岸 | C.淤泥质海岸 | D.生物海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