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废黄河三角洲位于江苏北部,由1128~1855年期间黄河南泛侵泗夺淮入海所带来的泥沙堆积形成,为典型淤泥质海岸。下图为该三角洲2006年海岸线位置及1980~2006年海水10m等深线位置变动情况。

(1)判断1980~2006年间该地海岸线变动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2)请说出稳定该地海岸线可采取的措施。
废黄河三角洲位于江苏北部,由1128~1855年期间黄河南泛侵泗夺淮入海所带来的泥沙堆积形成,为典型淤泥质海岸。下图为该三角洲2006年海岸线位置及1980~2006年海水10m等深线位置变动情况。

(1)判断1980~2006年间该地海岸线变动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2)请说出稳定该地海岸线可采取的措施。
下列关于地球表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深的地方是洋盆 | B.地球固体表面平均海拔在海平面以下 |
C.大陆坡具有“大、深、平、稳”的特点 | D.陆地的平均海拔超过4 000米 |
雅典和里斯本纬度大致相同,气候相同,但夏季里斯本的气温低于雅典,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洋流 | B.地形 | C.大气环流 | D.植被覆盖率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海湾是洋或海延伸进大陆,且深度逐渐增大的水域 |
B.海峡是指连通海洋与海洋的狭窄水道 |
C.内陆海是深入大陆内部的海 |
D.深入大陆内部的海是陆间海 |
下列关于海岸带及陆——海相互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入海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沉积,往往形成三角洲和滨海平原 |
B.洋流对海岸的影响是冲刷海岸,使海岸后退 |
C.海岸是指大陆与海面的交线,是指海岸线以上的陆上部分 |
D.海岸线是指大陆与海面的交线,长年比较稳定 |
关于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奠定了海洋科学的基础 |
B.人类对海底地形全面系统的认识是大洋观测计划实施的结果 |
C.对厄尔尼诺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过程 |
D.海洋是解开地球之谜的“钥匙” |
(题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岩海岸独特的岬湾地形常形成有利于避风浪的天然良港 | B.砂质海滩多狭窄平坦 |
C.淤泥质海岸只分布在河口地区 | D.淤泥质海岸岸线曲折 |
读海洋开发利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盐场 ②潮汐发电③钻井平台④海上工厂
⑤海洋捕捞⑥海上旅游⑦海洋运输⑧海底隧道
⑨石油、天然气⑩藻类?蟹类?贝类
?海底居室?锰结核?海水制取镁、钾、溴、碘、铀等?鱼类
(1)把图上有关内容的数码代号填入下面表格内。
(2)以上图表反应了海洋资源的________性,在开发利用中,必须注意________开发,避免片面开发。
(3)关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双选)( )

①盐场 ②潮汐发电③钻井平台④海上工厂
⑤海洋捕捞⑥海上旅游⑦海洋运输⑧海底隧道
⑨石油、天然气⑩藻类?蟹类?贝类
?海底居室?锰结核?海水制取镁、钾、溴、碘、铀等?鱼类
(1)把图上有关内容的数码代号填入下面表格内。
代号 | 资源及其开发 | 在示意图上的具体反映 |
A | 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 | ⑤⑩??________ |
B | 海洋矿产资源及其开发 | ③⑨________ |
C | 海洋化学资源及其开发 | ①________ |
D | 海洋能源资源及其开发 | ________ |
E | 海洋空间资源及其开发 | ④⑥⑦⑧________ |
(2)以上图表反应了海洋资源的________性,在开发利用中,必须注意________开发,避免片面开发。
(3)关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双选)( )
A.目前海水的运动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 |
B.人类利用海洋空间最早的形式是利用人力或风力,驾驶木船在近海活动 |
C.目前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工业规模的是深海锰结核 |
D.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的根本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