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某海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处深度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 )
【小题2】丙处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原因主要有( )
①陆地径流输送营养物质
②洋流对海底营养物质的扰动
③温暖开阔的温带海域
④巨大强盛的涌升流活动

【小题1】图中甲、乙两处深度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 )
A.河水冲蚀 | B.洋流侵蚀 | C.海水溶蚀 | D.板块运动 |
①陆地径流输送营养物质
②洋流对海底营养物质的扰动
③温暖开阔的温带海域
④巨大强盛的涌升流活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读“沿23°26′S的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②、③所代表的大洋

②、③所代表的大洋
A.大西洋、印度洋 | B.太平洋、印度洋 |
C.印度洋、大西洋 | D.大西洋、太平洋 |
下图为舟山渔场野生大黄鱼产量变化统计图。1975年以来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伏季休渔②海域污染③过度捕捞④限制捕捞

①伏季休渔②海域污染③过度捕捞④限制捕捞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海洋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甲图为“我国局部海域等深线图”,虚线为断面线;乙图为沿该断面线作出的我国沿海海域的地形剖面图。运用所学过的地理知识,说明钓鱼岛为什么应属于我国领土。

甲

乙
甲图为“我国局部海域等深线图”,虚线为断面线;乙图为沿该断面线作出的我国沿海海域的地形剖面图。运用所学过的地理知识,说明钓鱼岛为什么应属于我国领土。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小题1】该地区5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
【小题2】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小题1】该地区5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
A.海滨泥沙不断淤积 |
B.气候持续性变暖 |
C.海平面间歇性下降 |
D.地壳阶段性下沉 |
A.地处迎风坡 | B.锋面过境频繁 | C.空气对流旺盛 | D.多气旋活动 |
读“甲、乙两海域的海水表层水温等值线分布图”,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海域都有利于形成大型渔场 |
B.乙海域有利于形成大渔场,甲海域反之 |
C.甲、乙两海域都位于大洋东岸 |
D.甲位于大洋西岸,乙位于大洋东岸 |
2016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于7月3日8时生成,这是1949年以来生成时间第二晚的“1号台风”。读“尼伯特”移动路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面四图中能正确反映“尼伯特”的是
【小题2】“尼伯特”

【小题1】下面四图中能正确反映“尼伯特”的是
A.![]() | B.![]() |
C.![]() | D.![]() |
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洋面 |
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
C.移动路径受西风漂流的影响 |
D.自西向东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甲海域周围有六个国家和众多城市分布。近年来,该海域的生态环境引发世人更加关注。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说明近年来甲海域表层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改善措施。
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甲海域周围有六个国家和众多城市分布。近年来,该海域的生态环境引发世人更加关注。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说明近年来甲海域表层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改善措施。
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珊瑚礁的形成会受海上深度、温度、盐度、洁净度、海上的运动和盛行风向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图4示意某海域珊瑚礁群岛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图中珊瑚礁形成及特点的表述,合理的是
【小题2】该珊瑚礁群岛分布的海域最可能是

【小题1】下列有关图中珊瑚礁形成及特点的表述,合理的是
A.珊瑚礁的走向基本与盛行风向一致 | B.风浪可能有利于珊瑚虫的生长繁殖 |
C.珊瑚礁的形成只受外力作用的影响 | D.珊瑚礁主要分布在水深大于200m的海域 |
A.红海 | B.墨西哥湾 |
C.北海 | D.孟加拉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