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皖江(长江安徽段)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利用江、浙、沪等沿海地区产业部门“腾笼换鸟”之机,形成了纺织、家电、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基地,吸引了大量流动人口,经济迅速发展。

材料二:苹果喜欢气候凉爽干燥、土壤深厚、排水良好、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环境。
材料三:陕西洛川属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9.2℃,年均日照2552小时,年均降水量622毫米.是最佳苹果优产区。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远销国外。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生活能源缺乏等问题突出。
(1)材料一中,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为____________,影响武汉至上海沿江铁路建设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该区域沿海地区夏秋季节时有台风的登陆,可以利用_______(地理信息技术)监测动向,及时做好预报。(6分)
(2)一般而言,产业转移的主要工业部门是 导向型工业,对于移入地来说,要慎重考虑的是 工业的转移。(4分)
(3)简述大量流动人口对皖江示范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4)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洛川苹果种植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
(5)针对材料三洛川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提出解决的方法。(6分)
材料一:皖江(长江安徽段)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利用江、浙、沪等沿海地区产业部门“腾笼换鸟”之机,形成了纺织、家电、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基地,吸引了大量流动人口,经济迅速发展。

材料二:苹果喜欢气候凉爽干燥、土壤深厚、排水良好、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环境。
材料三:陕西洛川属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9.2℃,年均日照2552小时,年均降水量622毫米.是最佳苹果优产区。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远销国外。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生活能源缺乏等问题突出。
(1)材料一中,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为____________,影响武汉至上海沿江铁路建设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该区域沿海地区夏秋季节时有台风的登陆,可以利用_______(地理信息技术)监测动向,及时做好预报。(6分)
(2)一般而言,产业转移的主要工业部门是 导向型工业,对于移入地来说,要慎重考虑的是 工业的转移。(4分)
(3)简述大量流动人口对皖江示范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4)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洛川苹果种植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
(5)针对材料三洛川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提出解决的方法。(6分)
(题文)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l)据图说明安徽省城市人口构成状况和人口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
(2)据图推测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城市并阐述城市化水平高的原因。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合肥成为皖江城市带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
休闲农业是以服务城市人口为目标,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合肥休闲农业发展的优势。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皖江城市带正式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滁州、池州、铜陵、宣城8个地级市全境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近期,安徽省政府发布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修订)》正式出炉,合肥市作为皖江城市带的带头城市被委以重任!合肥市作为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近年来大力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重点扶持都市休闲农业等新业态。下图安徽省部分城市及人口构成图。

(l)据图说明安徽省城市人口构成状况和人口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
(2)据图推测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城市并阐述城市化水平高的原因。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合肥成为皖江城市带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
休闲农业是以服务城市人口为目标,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合肥休闲农业发展的优势。
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主要包括安徽省的芜湖、铜陵、安庆、池州、巢湖、宣城等城市,是长三角向中西部地区实施产业转移的最佳区域。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皖江城市带主要分布在
【小题2】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有
①科技力量雄厚 ②劳动力廉价
③距离长三角近 ④土地价格低
⑤海陆交通便利
【小题3】图中甲为黄山,夏季去黄山旅游应注意的安全问题是

【小题1】皖江城市带主要分布在
A.铁路沿线地区 | B.河流交汇处 |
C.沿江平原 | D.山间盆地 |
①科技力量雄厚 ②劳动力廉价
③距离长三角近 ④土地价格低
⑤海陆交通便利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②④⑤ |
A.带墨镜、防晒霜、羽绒服和防高原反应的药品 |
B.遇到雷雨时,用手抓紧路边的铁链以防滑倒 |
C.在险要处拍照时,不要随意移动以防失足跌落 |
D.尽量沿陡坡攀登,以缩短登山的路程和时间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上海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模型

材料三:重庆的两江新区占据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有利位置,通过与渝新欧铁路联运,积极建设国际货运大通道;该区欲发展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贵安新区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山水资源,多元的民族文化,重点打造高端服务业、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安徽的皖江城市带是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1)根据各自具有的优势,贵安新区和两江新区选择不同的战略定位,这体现了地理学的 思想,比较两个新区的区位优势 。
(2)皖江城市带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科学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近年来一些城市制订了较高的企业准入条件,具体包括 。
(3)材料二图中①~⑤表示不同收入人群居住的空间,其中表示高收入人群的居住区是 (序号),②、③相比,属于低收入人群的居住区是 ,城市CBD的共同特点是 。
(4)加强长江流域合作,对于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简述西电东送、川气东送对长江三角洲发展的影响 。

材料一:上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上海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模型

材料三:重庆的两江新区占据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有利位置,通过与渝新欧铁路联运,积极建设国际货运大通道;该区欲发展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贵安新区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山水资源,多元的民族文化,重点打造高端服务业、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安徽的皖江城市带是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1)根据各自具有的优势,贵安新区和两江新区选择不同的战略定位,这体现了地理学的 思想,比较两个新区的区位优势 。
(2)皖江城市带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科学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近年来一些城市制订了较高的企业准入条件,具体包括 。
(3)材料二图中①~⑤表示不同收入人群居住的空间,其中表示高收入人群的居住区是 (序号),②、③相比,属于低收入人群的居住区是 ,城市CBD的共同特点是 。
(4)加强长江流域合作,对于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简述西电东送、川气东送对长江三角洲发展的影响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图甲为京津冀局部示意图。

材料二京津冀协同发展联系图

(1)读材料一,简述图示区域的城市空间分布特点。(6分)
(2)河北保定、廊坊等城市成为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简述其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
(3)读材料二,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实现互利共赢,分别说出三地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赢”在哪里。(8分)
材料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图甲为京津冀局部示意图。

材料二京津冀协同发展联系图

(1)读材料一,简述图示区域的城市空间分布特点。(6分)
(2)河北保定、廊坊等城市成为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简述其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
(3)读材料二,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实现互利共赢,分别说出三地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赢”在哪里。(8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4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此设立的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位属中国河北省,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等3个小县及周边部分区域。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材料二:从河北省地理信息局了解到,为在智慧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提供地理信息保障服务,河北省将加紧建设智慧雄安时空信息云平台和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监测平台。智慧雄安时空信息云平台主要依托数字城市建设基础,应用三维模型、全景影像等技术进行建设。雄安新区将成为面向全球的科技创新新城,将汇聚来自全球的科技精英和高新企业。
材料三: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

(1)分析以雄县、容县、安新县为核心区建设雄安新区的优势条件。
(2)分析高新企业集聚到雄安新区对当地及整个京津冀地区产生的影响。
(3)分析建设雄安新区对当地可能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2017年4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此设立的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位属中国河北省,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等3个小县及周边部分区域。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材料二:从河北省地理信息局了解到,为在智慧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提供地理信息保障服务,河北省将加紧建设智慧雄安时空信息云平台和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监测平台。智慧雄安时空信息云平台主要依托数字城市建设基础,应用三维模型、全景影像等技术进行建设。雄安新区将成为面向全球的科技创新新城,将汇聚来自全球的科技精英和高新企业。
材料三: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

(1)分析以雄县、容县、安新县为核心区建设雄安新区的优势条件。
(2)分析高新企业集聚到雄安新区对当地及整个京津冀地区产生的影响。
(3)分析建设雄安新区对当地可能产生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华北地区局部区域略图。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新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保定市的雄县、安新县、容城县等3个县城及周边部分区域。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二 下图为雄安新区的名片。

(1)图中资源调配工程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工程。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角度,该工程对华北
地区的积极影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雄安新区位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_____________,该区域种植的粮食作物以____________(填“春小麦”或“冬小麦”)和玉米为主。
(3)图1中,中心地等级最高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雄安新区的建设,将_____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保定市的城市功能等级。
(4)简析雄安新区承接产业转移有利区位条件。
材料一 下图为华北地区局部区域略图。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新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保定市的雄县、安新县、容城县等3个县城及周边部分区域。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二 下图为雄安新区的名片。

(1)图中资源调配工程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工程。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角度,该工程对华北
地区的积极影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雄安新区位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_____________,该区域种植的粮食作物以____________(填“春小麦”或“冬小麦”)和玉米为主。
(3)图1中,中心地等级最高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雄安新区的建设,将_____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保定市的城市功能等级。
(4)简析雄安新区承接产业转移有利区位条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华北地区局部区域略图。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保定市的雄县、安新县、容城县等3个县城及周边部分区域。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二:下图为雄安新区的名片。

(1)图中资源调配工程的名称是 工程。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角度,该工程对华北地区的积极影响表现为 、 。
(2)雄安新区位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区,该区域种植的粮食作物以 (填“春小麦”或“冬小麦”)和玉米为主。
(3)图中,中心地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雄安新区的建设,将 (填“提高”或“降低”)保定市的城市功能等级。
(4)简析雄安新区承接产业转移有利区位条件。
材料一:下图为华北地区局部区域略图。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保定市的雄县、安新县、容城县等3个县城及周边部分区域。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二:下图为雄安新区的名片。

(1)图中资源调配工程的名称是 工程。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角度,该工程对华北地区的积极影响表现为 、 。
(2)雄安新区位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区,该区域种植的粮食作物以 (填“春小麦”或“冬小麦”)和玉米为主。
(3)图中,中心地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雄安新区的建设,将 (填“提高”或“降低”)保定市的城市功能等级。
(4)简析雄安新区承接产业转移有利区位条件。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区域规则,区域发展规划按照“8+2”的模式制定: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承德八个城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区域内城市只有相互协作、充分发挥自己的区位比较优势,才能获得更大发展。唐山市与北京市相比,其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
【小题2】近年来,廊坊市承接了北京市服装、物流等产业转移,在此过程中

【小题1】区域内城市只有相互协作、充分发挥自己的区位比较优势,才能获得更大发展。唐山市与北京市相比,其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
A.文化底蕴深厚 | B.资源丰富,海运便利 |
C.靠近海洋,气候宜人 | D.旅游资源丰富 |
A.带动廊坊市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 |
B.实现了廊坊市产业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
C.加快北京市工业化进程 |
D.北京市失业人数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