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为“鄂尔多斯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该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筑产业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工业园区内产业集聚的直接效益不包括()
【小题2】有关该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小题1】该工业园区内产业集聚的直接效益不包括()
A.共同利用了基础设施 | B.平衡职工性别比例 |
C.增大了生产规模 | D.加强了技术联系与生产协作 |
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 B.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 |
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 D.延长了产业链,节约了生产成本 |
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小题3】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市场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小题4】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小题5】该种产业部门的迁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是
【小题6】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小题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 |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
A.产业基础良好 |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
C.腹地范围广阔 | D.技术水平高 |
A.地形的阻隔 | B.水源不足 |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
A.服装制造业 | B.钢铁工业 | C.生物制药工业 | D.化学工业 |
A.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
B.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 |
C.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资源丰富的优势 |
D.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 |
A.外来投资 |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
C.乡镇企业发展 |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
城市化水平滞后程度=(城市化率一工业化率)/工业化率,其值为正说明城市化发展水平领先于工业化水平;其值为负说明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城市化水平滞后最严重的地区是
【小题2】甲代表的省区最可能是
地区 | 城市化率(%) | 工业化率(%) |
甲 | 86.3 | 25.2 |
乙 | 37.8 | 41.4 |
丙 | 44.9 | 56.0 |
丁 | 67.8 | 49.3 |
【小题1】城市化水平滞后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北京 |
B.贵州 |
C.四川 |
D.广东 |
下列关于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没有关系的两种现象 |
B.区域工业化会抑制城市化,城市化也会抑制工业化 |
C.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晚虽然不同,但水平基本相同 |
D.不同的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
2014年,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疏解首都面临的巨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读材料,回答下列题。
材料一:“京津冀地形图”与京津冀城镇体系与三小时交通经济圈规划图””
材料二:2013年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统计数据

材料三:京津冀三地产业规划定位

(1)京津冀地区地势特点是 。
(2)从地理区位看,应当首选保定市和 市作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从该区域产业分工定位看,北京应当大力发展 产业。
(3)试分析解决京津冀三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4)2016年12月16日至21日期间,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遭遇长达5天的“十面霾伏”, 持续时间之长、污染程度之重,成为今秋来袭雾霾之最。请分析雾霾天气出现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材料一:“京津冀地形图”与京津冀城镇体系与三小时交通经济圈规划图””

材料二:2013年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统计数据

材料三:京津冀三地产业规划定位

(1)京津冀地区地势特点是 。
(2)从地理区位看,应当首选保定市和 市作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从该区域产业分工定位看,北京应当大力发展 产业。
(3)试分析解决京津冀三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4)2016年12月16日至21日期间,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遭遇长达5天的“十面霾伏”, 持续时间之长、污染程度之重,成为今秋来袭雾霾之最。请分析雾霾天气出现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下图为北部湾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珠三角经济区相比,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小题2】近年来珠三角经济区的部分工业逐渐转出,其转出的工业部门主要为( )

【小题1】与珠三角经济区相比,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充足 | B.经济腹地广阔 | C.科技力量雄厚 | D.自然资源丰富 |
A.电子装配 | B.钢铁 | C.汽车制造 | D.水产品加工 |
“中部崛起”的提法是针对“中部塌陷”提出的,“中部塌陷”是指中部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2】关于中部崛起的必要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部崛起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需要②中部崛起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③中部崛起是缩小收入差距的需要
【小题3】关于中部崛起的不利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三农”包袱沉重 ②中部缺少大都市圈的带动 ③国家资金投入严重匮乏 ④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相对较差
【小题4】有关中部地区的发展方向,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中部地区资源相对贫乏 |
B.我国中部地区人口太多 |
C.我国中部地区交通条件不如东、西部地区 |
D.我国近年的地区发展政策相对不利于中部地区发展 |
①中部崛起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需要②中部崛起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③中部崛起是缩小收入差距的需要
A.②③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①② |
①“三农”包袱沉重 ②中部缺少大都市圈的带动 ③国家资金投入严重匮乏 ④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相对较差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A.把山西建成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 |
B.湖北适合发展轻纺工业和建成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基地 |
C.湖南、江西适合发展多种有色金属工业 |
D.河南郑州适宜发展成为我国的钢铁基地 |
图为“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回答25~27题。

【小题1】在A、C两地的大城市周围,形成特色相似的农产品基地,其决定性因素是()
【小题2】近年来B、C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
【小题3】A地城市采用“内含式”城市化扩展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在A、C两地的大城市周围,形成特色相似的农产品基地,其决定性因素是()
A.政策 | B.市场 | C.气候 | D.地形 |
A.“民工荒”现象严重水污染严重 |
B.企业间过度竞争经济腹地较小 |
C.投资过多,产品积压缺乏政策支持 |
D.改革开放迟缓资金严重短缺 |
A.城市化水平 | B.经济发展水平 | C.用地紧张 | D.人口数量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茂密的森林,在明清时期,大量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尤以山东人最多。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入迁现象,称为“闯关东”。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增长迅速,导致了两地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
(2)简述“雁南飞”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______?
(3)山东省经济增长迅速的区位优势有哪些_____?
(4)东北是我国最大林区,长期以来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采伐以皆伐为主等;合理开发建设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等。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茂密的森林,在明清时期,大量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尤以山东人最多。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入迁现象,称为“闯关东”。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增长迅速,导致了两地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
(2)简述“雁南飞”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______?
(3)山东省经济增长迅速的区位优势有哪些_____?
(4)东北是我国最大林区,长期以来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采伐以皆伐为主等;合理开发建设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等。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图甲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图”,图乙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图(2002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经济地带比较 ( )。
【小题2】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3】比较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经济地带比较 ( )。
A.东部经济地带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 |
B.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 |
C.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 |
D.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地带具有区位优势 |
A.东部经济地带矿产资源最丰富 | B.中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 |
C.西部经济地带人口最稠密 | D.东部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最高 |
A.都是第一产业比重最大 | B.都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 |
C.都是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 D.第一产业比重都占一半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