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图甲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图”,图乙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图(2002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经济地带比较 ( )。
A.东部经济地带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
B.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
C.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
D.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地带具有区位优势
【小题2】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经济地带矿产资源最丰富
B.中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
C.西部经济地带人口最稠密
D.东部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最高
【小题3】比较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第一产业比重最大
B.都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
C.都是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D.第一产业比重都占一半以上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4-04 04:14: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某区域图(下图),回答问题。
(1)图示铁路沿线地区被誉为“新能源走廊”。请说出其中一种可开发的新能源,并阐述其成因。
(2)简析图示地区成为“古丝绸之路”和兰新铁路重要通道的区位条件。
(3)高原夏菜是利用西北高原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在高海拔地区生产的优质蔬菜。
你认为图示地区能否大规模发展高原夏菜?试说明理由。
(4)近年来,Q河流域通过综合治理使下游生态环境重现生机,你认为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同类题2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崛起了大量的以专业生产某一类产品及其相关产品的城镇,如南海平洲的制鞋,顺德乐从的家具等,这些工业镇往往“一镇一品”,颇具特色。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因素中,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专业镇的形成关联性最小的是
A.平坦的地形
B.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C.优越的地理位置
D.丰富的矿产资源
【小题2】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叙述错误的是()
A.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
B.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C.搞好城镇和区域发展规划
D.改造并淘汰那些能耗大、成本搞、污染严重的企业
同类题3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据此完成下题。
上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
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同类题4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适宜当地发展的是 ( )
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
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布局
C.发展鱼塘—台田立体生产模式
D.大力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
【小题2】当地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 ( )
A.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
B.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
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
D.促进工业的分散
【小题3】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 ( )
A.出现民工短缺现象
B.水源缺乏
C.能源供应紧张
D.交通运输落后
【小题4】构建“9+2”泛珠三角区域的主要原因是 ( )
A.“9+2”各省区的地理环境相同
B.“9+2”各省区之间都有铁路联系
C.政治协作的需要
D.经济互补合作的需要
同类题5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小题2】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