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两岸同胞近四年的共同建设,福建平潭国家级综合实验区于2013年2月24日基本实现了两岸“一日生活圈”夙愿。

材料二 下图为“平潭国家级综合实验区示意图”。


(1)台湾与福建在平潭共建综合实验区有哪些有利条件。
(2)影响平潭综合实验区发展的主要自然资源中,短缺的有哪些?
(3)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建设对当地人文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4)台湾东北的钓鱼岛距基隆市约190千米,钓鱼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其附近海域是我国台、浙、闽渔民的传统捕捞作业区。简述钓鱼岛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经济结构转型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会促使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协调。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12年海南、上海三大产业构成比较表

2012年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上海

0.6%

39.40%

60%

海南

24.90%

28.20%

46.90%

 

 

材料二:内蒙古相关资料图


材料三:2012年海南农业继续领跑全国。初步建成冬季瓜菜生产基地、繁殖育种基地、常年蔬菜基地和一批种养殖基地。特殊政策相继落地实施。旅游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国际旅游岛的影响不断提升。海洋渔业、滨海旅游、海洋运输等海洋支柱产业初步形成。

(以上资料于2013年1月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

(1)写出三个省级行政区中第一产业比重最高的省区,说出其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
(2)分析海南农业继续领跑全国的有利自然条件。
(3)读图比较2005年和2012年内蒙古三大产业的变化特点,并运用产业结构调整的原理,评价其第二产业变化的合理性。
(4)分析上海和海南第三产业的地域差异,并指出两地第三产业区位条件的不同点。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下图回答。

【小题1】1990-2010 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小题2】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①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成渝经济开发区资源、交通与城市分布及发展规划图”和“重庆月均温和浓雾发生频率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图示的北部产业发展带相比,南部产业发展带的城市分布特点和优势分别是什么?
(2)重庆沿江新区是全国第三大产业转移示范区,简述其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有利条件。
(3)重庆市浓雾天气主要集中在冬(秋)季节,分析该季节浓雾形成的主要原因。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读长三角城市群的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计划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此次规划中首次将地处安徽省的合肥都市圈纳入了长三角城市群。



(注:产业结构偏离度是用某一产业的劳动力结构与产值结构之差计算。如果偏离度大于零,说明该产业劳动力需要从该产业转移出去,如果小于零说明需要接纳劳动力进入。该表数据通过2014年中国、安徽省、上海市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出。)

(1)读表1、表2,从城镇化率变化及与全国以及相邻省市城镇化率比较两方面,归纳安徽省城镇化进程的特点。
(2)根据表3信息分别分析安徽省第一、第二产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据此说明对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3)简析合肥都市圈纳入长三角城市群后,对安徽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4)区域的城镇化进程势必会改变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而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利的影响。据此原理,说明安徽省的城镇化进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伊利湖畔的底特律曾经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汽车之城”,其经济有8成仰赖汽车及相关产业。底特律市人口中黑人占82.7%,白人占10.6%。2008年金融危机给了底特律致命一击:三大汽车公司裁员14万人;2009年,克莱斯勒和通用相继宣布破产。2013年12月初底特律宣布破产。下图为“美国五大湖区”图


(1)1914年,由老福特首创的流水线作业,不仅带动了汽车产业的蓬勃兴盛,而且成为美国进一步崛起的基石,试分析,当时汽车产业兴起的条件。
(2)大约100年后,底特律破产的原因?
(3)底特律的破产对我国工业城市的发展有何启示?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大连是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中国东北主要的对外门户;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战略,提出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

截至2010年末,大连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港口第8位。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大连综合竞争力名列全国城市第八位。2011年人均GDP超过上海、天津和北京。

第27届“金石滩杯”大连国际马拉松赛即于2013年5月10日在金石滩黄金海岸鸣枪开赛。来自世界各地及国内的近1.5万名运动员将在风景优美的金石滩纵情奔跑。


(1)根据材料,分析大连地区位置特征。
(2)分析大连港的区位优势。
(3)根据图文材料,分析近年大连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城市首位度是指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用以表征区域发展要素在于首位城市的集聚程度。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表是我国四大城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下列首位城市中,集聚程度最弱与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的分别是
城市群
城市首位度
2008年
2011年
京津唐城市群
1.62
1.52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2.35
2.20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1.93
1.23
辽中南城市群
1.32
1.21
 
A.广州、沈阳B.上海、上海C.沈阳、广州D.北京、沈阳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首位度的数值越大,城市发展越平衡
B.城市首位度的数值越大,城市化的地区差别越小
C.城市首位度高是经济不够发达国家的特点
D.城市首位度低是工业发达国家的特点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鲁中山区的H镇(位置见下图),从最初卖电线电缆到简单加工,从贴牌生产到打造品牌,再到集聚优势、问鼎行业高峰,依托线缆行业,抢抓历史机遇,争取优惠政策,完善基础设施,打造龙头企业,使一个仅有 27000人口的穷乡僻壤,打造成了年产值达50亿元的线缆特色产业镇,产品远销全国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欧洲、北美、朝鲜、埃塞俄比亚、苏丹等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当地百姓的脱贫致富。

(1)分析H镇打造线缆特色产业镇的区位优势。

(2)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H镇进一步推动线缆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3)说明H镇的快速发展对于其他地区实现脱贫致富的借鉴意义。

(4)为实现进一步发展,有人建议把更多的农田变工厂、农民变工人,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如图为“首都北京经济圈四城市一体化发展规划优势比较图”(数值越大,条件越优越)。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首都北京经济圈四个城市中,经济发展条件最落后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关于四个城市经济发展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经济发达,治理污染经费足,甲城环境质量最好
B.因人口众多,乙城服务业在四个城市中优势最明显
C.因交通便利,人口向丙城集聚,丙人力资源最丰富
D.因环境优美,丁城是分散北京批发物流最合适城市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