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1)甲、乙、丙三区域工业发展共同的区位优势,除了良好的农业基础、发达的海陆交通、优惠的政策,还有哪些?请再列举两方面。
(2)甲、乙两区域建立化学工业不同的主导区位因素各是什么?
(3)妈祖是我国古代民间传说中海上渔民和船工的保护神。妈祖文化是我国沿海地区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最早出现在福建的湄州。妈祖分布在天津、上海、广州的共同自然环境条件有哪些?

【小题1】甲国发展经济的合理措施是( )
A.利用海峡位置,发展造船业和航运业 | B.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冶金工业 |
C.利用各类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 D.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木材加工工业 |
A.汽车制造 | B.钢铁工业 | C.电子工业 | D.石油开采 |
A.大量发行股票和债券 | B.大力向海外投资 |
C.推行移民政策,增加人口的数量 | D.填海造陆,扩大生存空间 |
材料一:图甲为“珠三角”地区示意图。图19中阴影部分表示“中三角”地区,它是以武汉为中心,以南昌、合肥、长沙为副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图丙为“长三角”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2014年12月10日,首趟上海至广州的高铁正式运行,此铁路线贯穿了上述三大地区,如图乙所示。
(2)简述“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共同自然条件,其中有利条件有_______,不利条件是_____。
(3)上海至广州高铁线路的开通,对“中三角”地区的积极影响有___________。
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2018年北京市“三城一区”(怀柔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加速发展期。怀柔科学城作为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形态初露端倪,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多个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已落户怀柔科学城。下图为“怀柔科学城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三城一区”的建设,助力北京市成为全国的
A.政治中心 | B.国际交往中心 |
C.文化中心 | D.科技创新中心 |
①交通便利 ②技术力量雄厚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劳动力充足
⑤政策支持 ⑥工业基础好
A.①②⑤ | B.①③⑥ |
C.②③④ | D.④⑤⑥ |
A.推进城镇化进程 |
B.人口向北京市中心迁移 |
C.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
D.阻碍工业化进程 |
食醋在中国有2000年的历史,食醋产品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文化典故,四川保宁醋始于唐长兴元年(公元936年)系全国四大名醋之一。它以小麦为主要原料,以六十多道名贵中药材制曲,取优质泉水精酿而成,不仅是调味佳品,而且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维生素和有益于健康的微量元素,具有开胃健脾、抗病抑癌之功能。保宁醋主要销往川、渝、云、贵等省区,并出口到世界一些国家。
我国食酷区域化口味差异较大、品种较为单一,地方特色食醋产品较多,品牌主要有江苏恒顺、山西水塔、北京龙门、四川保宁、天津天立、河北珍极、上海宝鼎、山东玉兔等,这些食醋品牌企业的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30%。与国际食酷行业比较,我国食酷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我国年人均食酷消费量2.3公斤,日本79公斤,美国65公斤。
(1)简析保宁醋能占据西南地区的原因。(2)指出保宁醋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从市场和文化两个方面说明保宁醋未来要壮大并提升自身的举措。
2018年6月1日,在上海松江举行的G60科创走廊第一次联席会议上,G60科创走廊 总体发展规划3.0版正式发布,辐射范围扩大至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这标志着我市成为G60科创走廊高端“俱乐部”的一员。为提升自身科研实力,宣城市早在2017年初就在多方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宛陵科技创新基地的构想,得到了省领导和省有关厅局的大力支持。宛陵科创城紧邻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G60沪渝高速西入口近在咫尺。该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把宛陵科创城初步建设成为安徽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的人才高地、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安徽工业大学宣城工业技术研究院、国家机械研究总院宣城分院、农科院长三角生物功能产品研究院、宣城人工智能研究院、国家宣纸及文房用品质量监督检 验中心等项目将第一批入驻,努力建成“创新创意、科研孵化、成果展示、人才集聚、创成一 体”的优秀科研园区。
(2)结合课本所学知识,简述宛陵科创城工业集聚的优势。
(3)分析促进宛陵科创城快速发展的区位因素。
同城化是指一个城市与另一个或几个相邻的城市,在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能够融为一体的发展条件,以相互融合、互动互利,促进共同发展;以存量资源,带动增量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以优势互补,相互依托,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和谐宜居城市。2018年11月28日,自贡市、内江市人民政府正式签订《推动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自贡、内江两座城市,将正式迎来同城化时代,“抱团发展”建设新区、新环线、社保医保互通。据了解,内自同城化将从多面探索突破,构建新型区域发展共同体。川南城际铁路分为内江至自贡至泸州铁路和自贡至宜宾铁路两段,两段凑成了“人”字形状(下图示意川南城际铁路),区域枢纽为自贡东。铁路全长220.65km,其中内自泸段正线长度130.96km,速度目标值300km/h,自宜段正线长度82.4km,速度目标值350km/h,全线共设车站11个。

(1)说明内自同城化的对内江的有利影响。
(2)分析川南城际铁路对内自同城化建设的意义。
(3)请为内自同城化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四种类型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HH型长三角分布比重较高 |
B.LH型集中在分布西部地区 |
C.HL型以全国中心城市为主 |
D.LL都分布在云南贵州两省 |
A.产业结构 | B.环保意识 |
C.气候类型 | D.经济水平 |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山地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84%。物种丰富,素有“动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之称。省内河川纵横,湖泊众多。“十二五”期间,云南省引进了国内外大量的资金和投资项目,承接国外和我国其它地区的产业转移。2006~2013”间,云南承接产业转入主要集中分布在滇中、滇东等地区,其中昆明承接了全省约产业转入,产业趋同现象突出。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云南产业梯度系数高的产业与其优势产业几乎吻合。


(1)概述云南省1978年一2013年间三大产业比重的变化特点。
(2)分析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
(3)2006-2013年间,云南省承接产业转入分布相对集中,分析其带来的有利影响。
(4)2013年以后,云南省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表格中的材料,运用产业结构调整的原理,评价这种变化的合理性。
我国某市1980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1.2∶60.3∶18.5,2000年为13.8∶38.9∶47.3,2013年为22.4∶45.7∶31.9。下图为该市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小题1】该市最有可能是 ( )
A.克拉玛依 B. 阜新 C. 重庆 D. 无锡【小题2】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根本原因是 ( )
A.资源枯竭 B. 产业转移
B.减轻污染 D. 国家政策【小题3】该市某中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进一步发展该市经济的思路,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 )
A.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绿色农业
B.切实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发展旅游业
C.利用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发展汽车配套工业
D.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煤炭外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