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80~2004年,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过度地孤军深入 |
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逐渐缩小,到2004年可基本协调 |
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 |
D.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
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 |
B.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
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 |
D.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
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是我国高密度经济走廊之一。长江经济带的开发速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制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图甲示意2000~2013年长江经济带总人口及地区生产总值变化,图乙示意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00~2013年,长江经济带总人口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特点是( )
【小题2】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结果显示( )



【小题1】2000~2013年,长江经济带总人口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特点是( )
A.地区生产总值先下降后上升 |
B.总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
C.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D.人口与地区生产总值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
A.中心城市多为超载和临界超载 |
B.超载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 |
C.不超载地区资源丰富,环境优越 |
D.临界超载地区生态环境较脆弱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闽南金三角包括福建省南部沿海的厦门、泉州和漳州三个设区市及所辖县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泉州市以县域经济为主体,以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优势,以家庭企业和专业市场为基础,在鞋业制造行业中逐步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特色产业集群。鞋业制造行业大大提高了地区产业竞争力,成为泉州市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近年来,泉州大量知名鞋企如安踏、特步、富贵鸟等把总部迁往副省级城市厦门。下图为“闽南金三角位置示意图”。

(1)描述闽南金三角的自然地理特征。
(2)泉州市经济发展得益于其发达的乡镇企业。试分析泉州市发展乡镇企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3)分析泉州鞋业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
(4)分析泉州知名鞋企的总部迁往厦门的原因。
闽南金三角包括福建省南部沿海的厦门、泉州和漳州三个设区市及所辖县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泉州市以县域经济为主体,以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优势,以家庭企业和专业市场为基础,在鞋业制造行业中逐步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特色产业集群。鞋业制造行业大大提高了地区产业竞争力,成为泉州市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近年来,泉州大量知名鞋企如安踏、特步、富贵鸟等把总部迁往副省级城市厦门。下图为“闽南金三角位置示意图”。

(1)描述闽南金三角的自然地理特征。
(2)泉州市经济发展得益于其发达的乡镇企业。试分析泉州市发展乡镇企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3)分析泉州鞋业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
(4)分析泉州知名鞋企的总部迁往厦门的原因。
深圳在发展过程中,曾提出了从“速度深圳”向“和谐深圳,效益深圳”转化。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属于有利于建设“和谐深圳”的措施是( )
①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 ②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③提供使用一次性用品 ④兴建别墅,提高居住质量
【小题2】建设“效益深圳”要( )
①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加工业 ②发展科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③引进廉价劳动力,发展重工业 ④改进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
【小题1】下列属于有利于建设“和谐深圳”的措施是( )
①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 ②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③提供使用一次性用品 ④兴建别墅,提高居住质量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加工业 ②发展科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③引进廉价劳动力,发展重工业 ④改进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城市化的内涵及其与工业化的关系。
(2)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有何异同?
(3)江苏省城市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是“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构建三大“城市圈”,其中长江以南的两大“都市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外,江苏省加快发展城市化的措施还有哪些?

(1)简述城市化的内涵及其与工业化的关系。
(2)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有何异同?
(3)江苏省城市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是“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构建三大“城市圈”,其中长江以南的两大“都市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外,江苏省加快发展城市化的措施还有哪些?
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密集且经济发达,下面不是其发展的区位因素的是( )
【小题2】该地区工业专业镇的兴起,反映了工业生产的( )
【小题3】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该地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密集且经济发达,下面不是其发展的区位因素的是( )
A.平坦的地形 | B.丰富的矿产资源 |
C.优越的地理位置 | D.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
A.转移 | B.升级 |
C.专业化 | D.环境要求较低 |
A.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其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故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
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
C.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提高,耕地面积增加 |
D.气候温暖湿润,利于植被生长,没有水土流失现象 |
贵广高速铁路北起贵阳,南至广州,于2014年12月26日正式通车。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计划逐步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对加工制造业的依赖,加强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物流、旅游产业的投入开发。
概述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并说明政府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

珠江三角洲地区计划逐步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对加工制造业的依赖,加强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物流、旅游产业的投入开发。
概述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并说明政府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
国际上常用工业化结构性指标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化。读“2014年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标准的比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与国际通用标准相比,我国( )
【小题2】针对我国工业化现状,我国应该( )

【小题1】与国际通用标准相比,我国( )
A.a指标低是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低 |
B.b指标高是由于我国第二、三产业产值低 |
C.c指标低是由于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慢 |
D.尚未完成工业化 |
A.鼓励乡镇企业发展 | B.减少农业增加值 |
C.全面发展高科技产业 | D.迅速提高城市化水平 |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也是我国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基地,有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读环渤海地区位置图,完成列问题。

【小题1】环渤海地区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
①水源紧张 ②工业化水平低 ③人口负增长,劳动力短缺 ④大气、水、海洋污染严重
【小题2】下列措施有利于解决环渤海地区工业化进程存在的问题的是 ( )

【小题1】环渤海地区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
①水源紧张 ②工业化水平低 ③人口负增长,劳动力短缺 ④大气、水、海洋污染严重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A.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
B.大力建设特大城市,减缓农村地区工业发展 |
C.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
D.严格限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减轻环境污染 |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下列生产模式中,适宜当地发展的是( )
A.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 |
B.发展杉木—果树—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生产 |
C.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发挥当地的人才优势 |
D.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发挥当地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