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80~2004年,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过度地孤军深入
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逐渐缩小,到2004年可基本协调
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
D.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小题2】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 )
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
B.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
D.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1-19 09:36: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水发源于陕西省汉中市,是我国中部地区水质最好的大河,自源头至丹江口为汉水上游(如图甲所示)。
材料二 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陕西省设立西咸新区(如图乙所示)。西咸新区是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将建成“快速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现代田园城市。
(1)与汉水谷地相比,简述渭河谷地聚落规模大、数量多的自然条件。
(2)分析秦岭对汉水上游水文特征的影响.
(3)分析西咸新区设立的区位优势。
同类题2
下图为辽宁省2007年和2015年三次产业产值构成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该省处于区域发展的
A.传统农业阶段
B.工业化初期阶段
C.工业化后期阶段
D.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小题2】与2007年相比,辽宁省2015年
A.第一产业产值下降
B.第三产业产值上升最快
C.高科技产业占比下降
D.产业由分散走向集聚
同类题3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图(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分析两区域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2)乙区域与甲区域相比,工业发展的主要劣势是什么?
(3)乙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问题主要有哪些?该区域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什么?
同类题4
读下图和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德国有欧洲陆上“十字路口”之称。
(1)简述德国交通位置的重要性。
北德平原东西长约600千米,南北宽200~300千米,是广大的冰碛平原。以易北河为界,东部由于玉木冰川发育,冰碛地貌较明显,并形成连续长丘,最高点海拔178米;西部受后期流水侵蚀,冰川遗迹不显著,平均海拔50米。
(2)说出北德平原地貌的主要特点及主要的外力作用。
(3)与莱茵-多瑙运河比较,说明中德运河区位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
德国鲁尔区是世界著名工业区。下图为鲁尔区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率状况。
(4)描述1961~2000年鲁尔区第二、三产业就业率的主要特点,并简述主要原因。
政府的大力扶持,1998年德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生产大国,是全球风能利用最成功的国家。
(5)简述德国发展风电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同类题5
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具有的区位优势是
A.产业基础好
B.能源充足
C.经济腹地大
D.毗邻港澳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