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
A.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B.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C.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D.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05年至2010年广东省规划投资1 800亿元,重点新建、扩建5个炼油项目,5个乙烯项目,并在沿海地区集中布局建设5个石化基地,进军亚洲石化生产中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广东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
①市场广阔 ②资源丰富 ③海运便利 ④技术先进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
【小题2】广东将设立石化、化工园区,实行炼化一体化,引导产业向园区、沿海石化基地集聚。其主要目的是(  )
①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应 ②便于污染物集中控制 ③减少运费,降低成本 ④降低产品销售费用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鞍钢工业基地效益越来越差,在整治过程中可以向鲁尔区借鉴的经验有(  )
①调整工业结构 ②发展第三产业③优化环境 ④从外区调入大量淡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广东省将船舶制造业列为本省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五大重点产业之一,并提出把以广州为主的珠江口地区建设成为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广东省将船舶制造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的积极意义在于
A.推动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B.促进广东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C.缓解广东省能源资源紧缺的状况D.改善广州市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
【小题2】下列不属于广州建设造船基地的区位优势的是
A.优惠的政策B.良好的航道和港口条件
C.广阔的市场D.丰富的能源和原材料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港澳地区产业多向该地扩散,原因有(  )
①劳动力丰富 ②地价低廉 ③资金雄厚 ④国家的优惠政策 ⑤技术力量雄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⑤
【小题2】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特征是(  )
A.城市与乡村界限模糊不清的城乡一体化
B.城乡一体化向以区域核心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变
C.大城市连为一体的超级城市体系
D.农业产业消失的城市一体化地域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珠江三角洲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以下属于阶段Ⅰ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
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
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D.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小题2】以下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Ⅱ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的是(  )
A.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B.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
C.劳动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目前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建设已经进入“跑道”,即将起飞。在江苏省经济发展平稳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经济继续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经济运行呈现出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且在江苏以及苏北的地位都呈稳定上升之势。读东陇海经济带在整个亚欧大陆桥中的位置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东陇海线产业带成为苏南产业转移的热点,其中从苏南转移来的产业最可能是(  )
A.服装业B.电子信息产业
C.汽车产业D.金属冶炼业
【小题2】随着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和产业升级明显提速,沿东陇海线区域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举措有(  )
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以提高环境质量为终极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 ②大力开发各类自然资源,确保资源能够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注重科技投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④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重工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广义上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环渤海经济圈包括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有        。(2分)
(2)据图中信息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4分)
(3)简述环渤海经济圈未来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找出相应解决措施。(4分)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是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    )
A.国际经济背景B.对外开放政策C.良好的区位条件D.侨乡优势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小题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
A.外来投资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以下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
A.AB.BC.CD.D
【小题2】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丰富的矿产资源B.相对较高的科技水平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