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铁皮石斛为多年生草本附生植物,常附生于林中树上或崖壁岩石上,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不耐寒(一般能耐5℃的低温),生长期适宜温度为18~30℃,昼夜温差保持在10~15℃最佳。其生存条件苛刻,自然繁殖能力低。野生铁皮石斛,有“植物药界大熊猫”和“救命仙草”的美称,被奉为“药中之上品”“植物黄金”,价格不断攀升。自2008年以来,江西省林科院和鹰潭市某公司等通过产学研合作,利用龙虎山野生铁皮石斛丰富种群,成功选育出多个铁皮石斛良种。目前,龙虎山种植崖壁铁皮石斛已达2 500万株,铁皮石斛产业正成为农民致富的“绿色银行”。下图示意江西省龙虎山位置。


(1)简析龙虎山有利于铁皮石斛生长的气候条件。
(2)分析野生铁皮石斛价格不断攀升的原因。
(3)分析铁皮石斛产业被称为当地致富“绿色银行”的原因。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沙蚕生活在沿海淤泥质海滩,它不仅是鱼虾的饵料生物,而且是深海垂钓的优质活体天然饵料,国际市场价格较高,很受日本及欧洲钓鱼市场的认可。位于雷州半岛东南部的硇洲岛(下图),距离湛江市约40千米。与湛江市沿海的淤泥质海滩不同的是;硇洲岛更多的是基岩海岸,周围海城海水更洁净。近几年,硇洲岛人工养殖的沙蚕发展迅速,已批量出口到日本、欧洲市场。为了保证沙蚕出口质量,沙蚕需低温快速运输,6一9月是硇洲岛沙蚕出口的旺季。2014年夏天受威力强大的“威马逊”台风以及后续的高温天气影响,养殖户遭受了巨大损失。

(1)分析硇洲岛沙蚕出口中不利的运输条件。
(2)评价硇洲岛沙蚕养殖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3)为硇洲岛沙蚕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棉花是一种喜光作物,原产于美洲墨西哥的棉花现在在世界各地都有种植。美国阿巴拉契亚山东南部地区和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都是世界棉花的主要产区,但两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大。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南部曾经由于长期开发了大批的棉田,引发了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农业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生态环境逐渐好转。

 

(1)尼罗河三角洲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南部都适宜种植棉花。判断两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2)尼罗河三角洲是世界长绒棉的主要产区之一,这里的棉花品质优良。分析该地区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3)棉花生长常常因为异常天气而减产。美国棉花的生长周期一般是从四月初到九月,从九月底开始进入了采摘期。列举美国东南部棉花生长后期主要出现的气象气候灾害。
(4)分析美国阿巴拉契亚山东南部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距离成都400多千米的西昌市位于四川西南部安宁河谷平原腹地。从苹果、梨、桃、石榴、葡萄,到枇杷、橙、芒果、草莓、樱桃等,西昌市既有温带、亚热带水果,又有热带水果。

材料二 西昌古称邛都,从秦汉时期设立郡县开始,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西昌是南方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明清古城保存完好,享有“中国十大最美古城”美誉。境内有汉、彝、回、藏等28个民族,拥有全国唯一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近年来,西昌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等称号。

材料三 下面图1为西昌市及其周边地区地形图,图2为西昌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西昌市既有温带、亚热带水果,又有热带水果,请分析原因。
(2)如果你在西昌市有一大片橘园,请提出提升橘子品质的措施。
(3)很多外地人选择在这座地处西南边陲的城市安家落户,你赞同吗?请表明观点并简述理由。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夏季葡萄收获后,若直接在太阳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易腐烂、发酸、变色。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在四壁有孔洞的荫房内酿制出的葡萄干糖分保留多、不发酸、色泽碧绿,状如珍珠,其“无核绿葡萄干”享誉世界。

材料二:初酿出来的葡萄酒口味生涩,需贮藏(要求温度维持在12—15℃,相对湿度70%左右)一段时间待其自然老熟后,才会芬芳浓郁、口味醇厚。渤海湾沿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地,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2,初步形成了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葡萄品种改良和葡萄酒酿造技术研发-葡萄酒市场销售及咨询-葡萄酒生产的配套服务产业等主要环节组成的完整葡萄酒产业集群。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葡萄集中产地分布图。


(1)试分析吐鲁番地区所产葡萄多用于制葡萄干而较少用于酿酒的原因。
(2)简述吐鲁番地区葡萄干品质好的原因。
(3)简述渤海湾地区葡萄酒产业集群的好处。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近年来商品粮基地的地位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  )
①旱灾频发 
②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下跌 
③耕地面积不断减小 
④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减少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②④
【小题2】BC两地都在青藏高原上,但B地的农业生产潜力大于C地,主要原因是(  )
①光照充足 
②热量条件较好 
③降水充足
④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小题3】D地经过大规模开垦已由过去的“北大荒”变成了现在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目前,关于D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继续围垦,扩大耕地面积
B.发展绿色农业和水产养殖业
C.进行农、林、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D.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的延伸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和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槟榔喜高温多雨,当地气温低于5℃时植株开始出现冻害,要求降水充足且分布均匀,忌积水,生长于海拔300米以下的南坡、东南坡。微风有利于花粉的传播,但强风则对槟榔有害。槟榔是中国四大南药之一,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海南岛是我国槟榔主产区,总产量占全国的95%,是海南省的第二大经济作物。下图为海南岛槟榔产地分布图。

材料二:近几年,“海南槟榔湖南加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海南人要吃到加工的槟榔制品基本来自于湖南。在我国,槟榔消费主要集中在海南、湖南、湖北、广东和上海等地。

材料三:海南省海洋监测中心一份最新监测结果显示,海南岛近海海域海水水质总体状况良好,基本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1)海南岛周围附近海域水质良好,分析其原因。
(2)评价海南岛东南部种植槟榔的自然条件。
(3)你是否赞成未来“海南槟榔海南加工”?说明原因。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渤海粮仓”是2013年启动的一项大型农业科技工程项目,计划通过对环渤海地区4000多万亩中低产田和1000多万亩盐碱荒地的改造,实现到2020年增粮100亿斤的目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渤海粮仓”工程计划改造土地的分布状况,并指出其中盐碱地的自然成因。

五年来,“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通过示范推广十余种主体技术模式,扬长避短,共推动区域增粮209.5亿斤,节水43.5亿方。部分模式及分布区如下表所示。

技术模式

说明

示范区

雨养旱作

指通过种植制度调整、抗旱品种及旱作技术配套,实现不需要灌溉、完全利用自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的目标。

河北示范区

微咸水补灌

为了弥补干旱年份使用淡水灌溉农业的不足,充分利用地下微咸水进行安全补灌的综合技术。

天津示范区山东示范区

棉改增粮

改良滨海中、重度盐碱地,种植棉花;在传统一年一熟棉区,构建棉花-小麦-玉米两年三熟模式,实现粮棉双丰收。

 

增温改土

通过温室大棚、地膜和秸秆覆盖、耕作培肥等措施增加地温、改良土壤,促进水稻和玉米增产。

辽宁示范区

 

(2)指出表格中四种技术模式分别利用或改造的自然区位条件。

该项目还建立了农牧结合循环模式。通过“种养联盟”,促进种植业成果转化和养殖业的饲料供给;通过养殖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农作物有机种植,助力“渤海粮仓”绿色增产和增效。

(3)有一家河北省的奶牛企业加入了“种养联盟”。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为其设计一个生产流程方案。(提示:文字、示意图表达均可,答出至少六个环节)

环渤海高铁(图)计划在2021年完工通车,助力环渤海经济圈快速发展。

(4)概述该高铁建设对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克兰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葵花籽油出口国,其葵花籽油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25%。乌克兰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向日葵种子含油率特别高。乌克兰南部因过度开垦土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多次发生“黑风暴”现象。

下图为“乌克兰向日葵分布图及松嫩平原年降水量、年均温分布示意图”,下表为乌克兰的各月气温统计表。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日均最高气温(℃)
-3℃
-1℃
4℃
14℃
20℃
24℃
日均最低气温(℃)
-8℃
-7℃
-2℃
5℃
11℃
14℃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日均最高气温(℃)
24℃
24℃
19℃
12℃
5℃
0℃
日均最低气温(℃)
15℃
14℃
10℃
5℃
0℃
-5℃
 
(1)分析乌克兰葵花籽油大量出口的原因。
(2)对比乌克兰与松嫩平原,说明乌克兰种植的小麦类型及形成原因。
(3)乌克兰与松嫩平原均有大面积可开垦荒地。请选择其中一地说明大规模进行荒地开垦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所示的竹丝扣瓷,又称“瓷胎竹编”,起源于清代中叶,当时主要用作贡品。此后由于种种原因,该项技艺近乎绝传,20世纪50年代经重新发掘又恢复生产。20世纪80年代,平乐从事瓷胎竹编的厂家有10多家,规模最大的竹编厂拥有技术工人三四百人,形成了当地竹编工艺的高峰期,产品畅销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东南亚、英、意、美等地区和国家;而2010年,平乐地区仅仅能找出70多名会此手艺的师傅。

竹丝扣瓷是以“景德镇”名瓷为胎,精选邛崃山一带阴面的健壮慈竹为材料,专门择取生长2~3年、节距2尺左右,无划伤斑迹的壮竹,经过破竹、烤色、抽匀等十几道手工工序,“百斤原竹只抽丝八两”。然后,根根竹丝依胎成形,紧贴瓷面,所有接头之处都做到藏而不露,整个过程全凭双手和一把刀进行手工编织,工艺复杂、制作考究,宛如天然生成。精心制作一套竹丝扣瓷耗时达数月之久。

(1)结合图,分析邛崃山一带适合慈竹生长的气候条件。
(2)归纳20世纪80年代,竹丝扣瓷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
(3)分析当今竹丝扣瓷产业从业人员极少的原因。
(4)对竹丝扣瓷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你的建议。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