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制种与育种概念不同,简而言之,育种是指采用各种方法,培育出高产、抗病、优质的新品种;而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种子。目前,河西走廊的玉米制种产量已占全国玉米用种需要的一半以上。
材料二河西走廊及其玉米制种产量图

(l)试分析河西走廊成为我国最大玉米制种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
(2)作为玉米制种基地,请说明河西走廊地区相对华北地区的优势自然条件。
(3)随着河西走廊成为我国的制种和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有学者认为“会加剧环境恶化”,也有学者认为“会保护环境”。请你亮明观点并陈述理由。
材料一制种与育种概念不同,简而言之,育种是指采用各种方法,培育出高产、抗病、优质的新品种;而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种子。目前,河西走廊的玉米制种产量已占全国玉米用种需要的一半以上。
材料二河西走廊及其玉米制种产量图

(l)试分析河西走廊成为我国最大玉米制种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
(2)作为玉米制种基地,请说明河西走廊地区相对华北地区的优势自然条件。
(3)随着河西走廊成为我国的制种和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有学者认为“会加剧环境恶化”,也有学者认为“会保护环境”。请你亮明观点并陈述理由。
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脐橙栽培要求年平均气温为17~20℃,年日照时数为1200~1700小时,≥10℃年积温为5800~6500℃,1月平均气温在6℃以上,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2015年赣州脐橙产量为120万吨,已成为种植面积世界第一,产量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脐橙主产区。下图为赣州所在位置及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赣州长期以来以单一的传统稻作农业生产为主,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赣南地区逐步形成了以脐橙产业为龙头的生态综合立体农业开发模式。在赣南某地脐橙生态观光园纵目远眺,但见山顶林木茂密,山腰橙果满枝,山下稻田绿浪起伏,河湾池塘白鸭相嬉。下图是我国赣南某地农业生产流程。

(1)根据材料一分析赣州成为亚洲产量第一的脐橙主产区的自然原因。
(2)归纳赣南地区推广生态综合立体农业开发模式的效益。
材料一脐橙栽培要求年平均气温为17~20℃,年日照时数为1200~1700小时,≥10℃年积温为5800~6500℃,1月平均气温在6℃以上,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2015年赣州脐橙产量为120万吨,已成为种植面积世界第一,产量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脐橙主产区。下图为赣州所在位置及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赣州长期以来以单一的传统稻作农业生产为主,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赣南地区逐步形成了以脐橙产业为龙头的生态综合立体农业开发模式。在赣南某地脐橙生态观光园纵目远眺,但见山顶林木茂密,山腰橙果满枝,山下稻田绿浪起伏,河湾池塘白鸭相嬉。下图是我国赣南某地农业生产流程。

(1)根据材料一分析赣州成为亚洲产量第一的脐橙主产区的自然原因。
(2)归纳赣南地区推广生态综合立体农业开发模式的效益。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杂交玉米一方面可以生产出不同品质和用途的玉米,如高油玉米、高蛋、白玉米等,另一方面可提高作物的杭性(杭病、杭早、杭虫、杭倒伏等),改良果穗、株型、密植等,显著增加产量。然而经过大田种植后玉米就不再表现出优质高产的杂交优势,所以必须实行种、粮生产的区域化。河西走廊的张掖、武威、酒泉等绿洲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大型种子生产企业多达40余家,全国半数以上的玉米种子都产自这里。左图反映了河西走廊地形、河流、绿洲、城市分布等信息,右图表示河西走廊春玉米生长期需水量与降水量。

(l)春玉米苗期需水量少,拔节后叶面积急剧扩大,蒸腾耗水加剧,幼穗迅速长大时水分需求最为强烈。从水源角度分析河西走廊种子生产优势。
(2)近年来,河西走廊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玉米增产显著。试说明农用地膜对玉米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3)河西走廊的沙漠荒滩被称为“种子天然晾晒场”,请从自然条件分析其适宜玉米种子晾晒的原因。
(4)河西走廊制种业应如何发挥区位优势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乘势发展?
(5)你是否赞同河西走廊制种基地继续扩大发展规模,请说明理由。
杂交玉米一方面可以生产出不同品质和用途的玉米,如高油玉米、高蛋、白玉米等,另一方面可提高作物的杭性(杭病、杭早、杭虫、杭倒伏等),改良果穗、株型、密植等,显著增加产量。然而经过大田种植后玉米就不再表现出优质高产的杂交优势,所以必须实行种、粮生产的区域化。河西走廊的张掖、武威、酒泉等绿洲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大型种子生产企业多达40余家,全国半数以上的玉米种子都产自这里。左图反映了河西走廊地形、河流、绿洲、城市分布等信息,右图表示河西走廊春玉米生长期需水量与降水量。

(l)春玉米苗期需水量少,拔节后叶面积急剧扩大,蒸腾耗水加剧,幼穗迅速长大时水分需求最为强烈。从水源角度分析河西走廊种子生产优势。
(2)近年来,河西走廊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玉米增产显著。试说明农用地膜对玉米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3)河西走廊的沙漠荒滩被称为“种子天然晾晒场”,请从自然条件分析其适宜玉米种子晾晒的原因。
(4)河西走廊制种业应如何发挥区位优势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乘势发展?
(5)你是否赞同河西走廊制种基地继续扩大发展规模,请说明理由。
玉米生长周期较短,是喜温、喜光、怕冻、耗水性作物。其苗期需水量不大,但拔节与幼穗长大时,需水量剧增。图为我国部分玉米制种基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我国最大玉米生产基地,其生产特点是 。
(2)与甲育种基地相比,乙基地玉米育种在气候和水源上的有利条件是 。
(3)简述乙基地玉米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甲是我国最大玉米生产基地,其生产特点是 。
(2)与甲育种基地相比,乙基地玉米育种在气候和水源上的有利条件是 。
(3)简述乙基地玉米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云南省文山市是我国特有名贵中药材田七的主产地,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云南省有“动植物王国”的美誉,其原因是
①纬度低,热量充足; ②地形崎岖,垂直差异显著; ③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④开发晚,保护得当;
【小题2】虽在湿润地区,但对田七生长(3~5月)来说却常常缺水,主要原因是
【小题3】现阶段为提高田七加工的附加值,改革落后的传统生产工艺应

【小题1】云南省有“动植物王国”的美誉,其原因是
①纬度低,热量充足; ②地形崎岖,垂直差异显著; ③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④开发晚,保护得当;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A.用水量大,入不敷出 |
B.纬度低,蒸发量巨大 |
C.工业化进程快,水源被严重污染 |
D.降水季节变化大,喀斯特地貌又导致地表水下渗 |
A.在云南省全境推广田七生产,扩大生产规模 |
B.加强水利建设,加强技术研发,开发新产品 |
C.加大初级产品的出口量,以赚取更多外汇 |
D.对田七产品进行豪华包装,增强吸引力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辣椒属于喜温蔬菜,耐旱怕涝。春季幼苗期要求有良好的光照,幼苗期至夏季穗果形成期水分过多易造成辣椒秸秆旺长,影响产量。在果实膨大期要求有充足的水分,若空气湿度过高,易造成落果。辣椒对土壤的酸碱度非常敏感,偏酸或偏碱的土壤都不利于辣椒的生长。辣椒从种植、田间管理到收获晾晒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吉林省洮南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土壤是偏中性的黑钙土。洮南的辣椒3月份在暖棚中育种,5月份移栽到田地中,9月份收获,整个洮南区域内辣椒种植面积达20万亩,被命名为“中国辣椒之乡”、“中国辣椒第一市”。2000年洮南开始从韩国引进金塔辣椒品种,洮南种植的金塔辣椒因其色价高、肉质厚、口感好,八成以上出口到韩国。除了出口,经过晾晒、加工制成的辣椒酱是当地重要的辣椒加工品之一。

(1)与南方省份相比,分析洮南市有利于辣椒生长的自然条件。
(2)韩国人有食泡菜、辣椒酱的习惯,对辣椒的需求量巨大。分析近几年大量从洮南进口辣椒的原因。
(3)请你为洮南的辣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辣椒属于喜温蔬菜,耐旱怕涝。春季幼苗期要求有良好的光照,幼苗期至夏季穗果形成期水分过多易造成辣椒秸秆旺长,影响产量。在果实膨大期要求有充足的水分,若空气湿度过高,易造成落果。辣椒对土壤的酸碱度非常敏感,偏酸或偏碱的土壤都不利于辣椒的生长。辣椒从种植、田间管理到收获晾晒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吉林省洮南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土壤是偏中性的黑钙土。洮南的辣椒3月份在暖棚中育种,5月份移栽到田地中,9月份收获,整个洮南区域内辣椒种植面积达20万亩,被命名为“中国辣椒之乡”、“中国辣椒第一市”。2000年洮南开始从韩国引进金塔辣椒品种,洮南种植的金塔辣椒因其色价高、肉质厚、口感好,八成以上出口到韩国。除了出口,经过晾晒、加工制成的辣椒酱是当地重要的辣椒加工品之一。

(1)与南方省份相比,分析洮南市有利于辣椒生长的自然条件。
(2)韩国人有食泡菜、辣椒酱的习惯,对辣椒的需求量巨大。分析近几年大量从洮南进口辣椒的原因。
(3)请你为洮南的辣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福建省云霄县背山面海,种植枇杷的条件优越。云霄枇杷根系浅,枝繁叶茂,性喜温暖,花期在11—12月,冬季低温会影响开花结果;果实转熟期,表面已受强日照灼伤;枇杷果皮薄嫩,果肉柔软多汁,不易储存,鲜果上市期短,枇杷套袋技术(果农把枇杷幼果装入特质纸袋)、枇杷与茶叶间种技术得到广泛推广。风害是影响云霄县枇杷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每年3—4月间,当地举办以“浪漫云霄、欢乐采摘”为中心的枇杷节,下图示意云霄县位置范围。

(1)分析该县枇杷越冬条件好的原因。
(2)分析该县夏秋季节枇杷树容易受到风害的原因。
(3)简述果农把枇杷幼果装入特制纸袋对实现枇杷高产增收的作用。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问题①:说明云霄县举办枇杷节对促进枇杷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问题②:说明云霄县推广枇杷与茶叶间种的好处。
福建省云霄县背山面海,种植枇杷的条件优越。云霄枇杷根系浅,枝繁叶茂,性喜温暖,花期在11—12月,冬季低温会影响开花结果;果实转熟期,表面已受强日照灼伤;枇杷果皮薄嫩,果肉柔软多汁,不易储存,鲜果上市期短,枇杷套袋技术(果农把枇杷幼果装入特质纸袋)、枇杷与茶叶间种技术得到广泛推广。风害是影响云霄县枇杷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每年3—4月间,当地举办以“浪漫云霄、欢乐采摘”为中心的枇杷节,下图示意云霄县位置范围。

(1)分析该县枇杷越冬条件好的原因。
(2)分析该县夏秋季节枇杷树容易受到风害的原因。
(3)简述果农把枇杷幼果装入特制纸袋对实现枇杷高产增收的作用。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问题①:说明云霄县举办枇杷节对促进枇杷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问题②:说明云霄县推广枇杷与茶叶间种的好处。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原双流县位于成都平原中南部,水果产量大,优质水果远销全国各地,在县政府的指导下,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农业经济格局。图为原双流县乡镇农业分布图。

(1)说出双流农业发展的特点。
(2)简析双流发展水果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
(3)由于枇杷市场售价高、储运便利,兴隆镇、煎茶镇和合江镇都加大了枇杷的种植面积。你认为这种做法是否可行,试说明理由。
(4)为实现双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试提出合理化建议。
原双流县位于成都平原中南部,水果产量大,优质水果远销全国各地,在县政府的指导下,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农业经济格局。图为原双流县乡镇农业分布图。

(1)说出双流农业发展的特点。
(2)简析双流发展水果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
(3)由于枇杷市场售价高、储运便利,兴隆镇、煎茶镇和合江镇都加大了枇杷的种植面积。你认为这种做法是否可行,试说明理由。
(4)为实现双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试提出合理化建议。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虎林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虎林市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与之相关的深加工企业很少。近年来,面临农民丰收不增收、土地退化和内涝等现象,究其原因是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且营销意识差,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外出务工明显增加。为了改变现状,虎林市出台了发展“处方农业---是根据农业技术人员开出的“处方”,农民按处方购买一定数量的化肥、农药”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材料三 小麦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较深,有利于蓄水保肥,促进根系发育。小麦灌浆期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1)说明发展“处方农业”带来的有利影响。
(2)该地小麦主要种在平坦且较高处的河流沿线的冲积平原地区。分析该地形区有利于小麦种植的原因。
(3)请对未来虎林实现农业规模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 虎林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虎林市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与之相关的深加工企业很少。近年来,面临农民丰收不增收、土地退化和内涝等现象,究其原因是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且营销意识差,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外出务工明显增加。为了改变现状,虎林市出台了发展“处方农业---是根据农业技术人员开出的“处方”,农民按处方购买一定数量的化肥、农药”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材料三 小麦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较深,有利于蓄水保肥,促进根系发育。小麦灌浆期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1)说明发展“处方农业”带来的有利影响。
(2)该地小麦主要种在平坦且较高处的河流沿线的冲积平原地区。分析该地形区有利于小麦种植的原因。
(3)请对未来虎林实现农业规模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下图为“我国棉花的两大优势生产基地及两地气温降水资料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农产品的集中产区,在甲基地呈点状分布,在乙基地主要成片分布。形成这种分布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小题2】与乙基地相比,甲基地棉花生产最明显的优势是
【小题3】甲基地为实现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措施是

【小题1】该农产品的集中产区,在甲基地呈点状分布,在乙基地主要成片分布。形成这种分布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水源、地形 | B.气候、土壤 | C.交通线、市场 | D.劳动力、土地 |
A.耕地面积大 | B.热量条件好 | C.光照条件好 | D.机械化水平高 |
A.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 B.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
C.延长产业链,进行深加工 | D.完善棉花流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