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黑龙江省凭借“黑土、净土、冻土”的天然优势,以“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为目标,努力打造全国绿色食品产业的领航者。该省重点种植的三大主粮中,玉米生长需要的积温为2500℃-2700℃,水稻生长需要的最低积温为2000℃,而春小麦即使积温低于1650℃仍可稳定生长。近年来,该省大棚蔬菜的种植面积大幅增加,而森林蔬菜(山野菜)更具发展优势,如图为黑龙江省等积温线分布示意图(单位:℃)。


(1)推测图中该主粮的名称,并说出推断理由。
(2)分析森林野菜生长环境的独特性。
(3)说明黑龙江发展森林野菜的区位优势。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五常大米口感好,品质高。据史记载,五常市种植大米大约已有近200来年的历史。五常大米一直是朝廷的“贡米”,在清廷就盛传慈禧“非五常大米不吃”的说法。

材料二  图1为五常大米加工企业分布图,图2为五常大米不同档次产业链收益(单位:元)分配图。


(1)分析五常大米品质高的自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常稻米种植过程中主要面临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
(3)在五常大米不同档次中,销售收益最高的是______根据五常大米产业链收益规律为当地农民提高收益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 。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某温带地区不同系统人口、耕地、草场资源统计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农牧结合区>草甸草原区>荒漠草原区
B.该地不可能出现水土流失现象
C.荒漠草原区人口总数少,对环境破坏小,环境质量好
D.草甸草原区植被覆盖率高,不会出现扬沙、沙尘天气
【小题2】有关该地自然环境的推测不可信的是(  )
A.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
B.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
C.河流众多,含沙量小
D.该地区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条件
【小题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
A.利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优势,发展马铃薯等无公害蔬菜种植
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油料作物产量
C.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D.适度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免耕是指作物播种前减少翻动表土、保留部分秸秆残茬的耕作方式。巴西马托格罗索州是世界主要的转基因大豆产区之一,该州普遍采用免耕技术种植大豆。我国从马托格罗索州进口的大豆主要用作饲料原料,而我国东北地区生产的优质大豆主要用作食品原料。下图示意马托格罗索州位置。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与马托格罗索州相比,我国东北地区种植大豆的优势自然条件为
A.土壤肥沃B.热量充足C.光照丰富D.水源充足
【小题2】马托格罗索州采用免耕技术种植大豆的目的是保持土壤
①水分    ②空气    ③有机质    ④矿物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3】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数量显著增长,这能反映我国
A.农业人口减少B.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C.大豆品质降低D.居民饮食结构变化大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无花果在我国为小众水果,以塔里木盆地西缘阿图什地区品质最优。无花果植株喜暖湿、喜光、不耐寒、较耐干旱,鲜果保鲜期极短。四川盆地中部威远县无花果种植历史悠久,但一直以来以个体经营为主,产业发展缓慢。2012年开始,该县推行农业“BOT”模式,即农户将土地流转给企业统一经营,实现“生产一销售”一体化,租期满后再将土地和农作物移交给农户。采用该模式后威远无花果产业增长迅速,已成为该县特色产业。如图为威远区域图。

 
(1)和阿图什相比,说明威远种植无花果有利气候条件。
(2)分析农业“BOT”模式对加快威远无花果产业发展的作用。
(3)试为威远无花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可行措施。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桑蚕养殖的全产业链为“桑—茧—丝—绸”,其中采桑叶、采蚕茧的机械化程度低。20世纪90年代开始,蚕桑生产在省城范围内转移。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东桑西移”的趋势明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传统桑蚕养殖区,采桑叶机械化程度低的原因是(   )
A.种植区地形崎岖,不利于机械化经营
B.桑蚕养殖利润较高,人工费用比重低
C.个体经营规模小,机械化作业成本高
D.灌木丛中作业,无法实现机械化作业
【小题2】“东桑西移”是指我国将逐步把蚕茧主产区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蚕丝产业发展战略。“东桑西移”的原因主要是(   )
①东部地区桑园基地面积不断减少
②西部地区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③东部地区人工成本不断上涨
④带动东部地区的农业发展我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小题3】桑蚕生产的多次转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桑蚕的生产格局发生改变B.资金、技术、劳动力西移
C.丝绸市场范围向西部扩大D.大气与水体污染范围扩大在桑蚕养殖区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 “黑龙江农垦区及农业生产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黑龙江农垦区主要地形类型是_________,地处五带中的_________带。
(2)该农垦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3)该农垦区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4)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选择填空)。
A.酸雨B.水土流失C.荒漠化D.大气污染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荷兰(如左下图所示)国土面积为4.18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680万,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荷兰依据本国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确定农业发展战略,以温室农业生产为特色,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特点的农业发展之路,一跃成为全球农业强国之一。据统计,荷兰玻璃温室面积达1.1万公顷,约占世界玻璃温室总面积的1/4 。荷兰的玻璃温室实现了全自动化控制,包括光照系统、加温系统、液体肥料灌溉施肥系统、二氧化碳补充装置以及机械化采摘、监测系统等,使农业具有工业化的生产特点。

(1)指出荷兰利用玻璃温室克服本国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2)荷兰玻璃温室(如右上图所示)采用连栋方式,高达 10 米,面积达10公顷。试分析其原因。
(3)指出荷兰玻璃温室具有的工业化生产特征。
(4)借鉴荷兰经验,在花卉、蔬菜生产中,我国发展玻璃温室农业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我国局部区域简图。


材料二  赣江以赣州、新干为界划分上中下游,下游洪涝灾害严重。

材料三  赣州市多低山丘陵,当地特产赣南脐橙作为优质水果类经济作物,享誉中外;为适应新的形势,赣南市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图2是该地区种植业结构变化图,图3是农产品销售市场构成变化图。


(1)分析赣江下游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2)说出赣州市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分析农产品销售市场的变化对当地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甲所在区域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放牧B.过度开垦
C.过度砍伐D.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小题2】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丙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水资源丰富B.地形平坦
C.人均耕地多D.光热资源充足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